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52章 朝堂之上

第52章 朝堂之上

  京都洛阳。

  现在已经是中平二年正月十六,上元节的第二天。

  今日是大朝会。

  本来在正月初五就是正月的大朝会,可皇帝说了,臣工忙碌一年,年节期间应该多休沐几日,故将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改为正月十六。

  朝堂之上,一片欢乐的海洋。

  臣工刚入朝堂,马上就在三公的率领下,齐齐下跪,给陛下拜年。

  给陛下拜完年后,就是臣工之间的相互拜年。

  刘宏高居皇位,笑眯眯地看着朝堂上各臣工之间相互拜年,相互说着一些吉利话。

  闹腾一阵后,刘宏身后的张让才扯着嗓子高吼:“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新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要奏事,通常也要奏喜事,这样也能图个吉利。

  “臣有喜事上奏!”司徒袁隗站了出来。

  刘宏脸上一喜,马上开口道:“是何喜事?快快奏来。”

  去年的黄巾之乱,可把老皇帝折腾够呛。这一听到有喜事,马上精神都好了许多。

  袁隗高声奏道:

  “距年节一月,青州黄巾余党十余万已沦为流民,突然涌入东莱郡,只用十日便抢掠东莱十二县国。东莱无兵,无以抵御。太守蔡立临危不乱,为东莱安宁,联合东莱各士族乡绅,与流民洽谈,在皇恩浩荡之下,流民最终接受郡府提议,停止劫掠,归顺郡府,入籍东莱,自行开垦荒地。

  “天大的祸事,变成了好事。东莱就此增口十四万,流民开荒热火朝天。蔡立特上表感谢皇恩浩荡、皇威齐天。”

  去年的黄巾之乱,青州最甚。这余党必然是活不下去了,才涌入东莱劫掠。

  可谁都知道东莱无兵,根本无法阻止流民的劫掠。可蔡立是如何让流民接受郡府的条件,停止劫掠,自愿开垦荒地的呢?

  不过,不管蔡立是用了什么办法,总是坏事变好事。东莱就此增加十几万人口,而且用不了几年,还会多出很多良田。

  “好!好!好!”刘宏太开心了。

  一年了,他只要听到“黄巾”二字,心就揪成一团。

  谁知道,东莱郡竟然能够兵不血刃就收服了黄巾余党,这绝对是开年大吉。

  刘宏连叫三声好之后,随即问道:“东莱太守蔡立,兵不血刃便收服十余万黄巾余党,为我大汉消弥兵灾战祸。诸位臣工,朕当如何奖赏蔡立?”

  议郎傅燮站出禀奏:“蔡立所为,当为我各州郡守之榜样。如若都能如蔡立一般,兵不血刃就为我大汉消弥兵灾战祸,即可为朝廷节约无数钱粮。当前青州尚无刺史,可晋升蔡立为青州刺史,以彰显其功绩。”

  “不可!”刘宏身后的赵忠,马上出言反对。

  不过,这也是常规操作。

  十常侍当权后,只要没通过他们的奏报,都会受到他们的责难。

  “阿母,为何不可?”刘宏和颜悦色地询问赵忠。

  刘宏曾经扬言,张让乃他父,赵忠乃他母。所以,他称呼张让为“阿父”,称呼赵忠为“阿母”。

  赵忠尖声说道:“陛下,按奏报上所言,蔡立与之和谈的是黄巾余党。我朝廷官员,如何能与黄巾余党和谈?此乃大罪。另外,十余万黄巾余党,怎么可能听无兵无粮东莱太守之议?如果不是奏报有假,必是蔡立出卖了朝廷了利益。依咱家所见,此事最好暂时按下不表,观察一番再做定论。”

  还别说,真让赵忠找出了“东莱郡府与黄巾余党议和”的瑕疵。

  听闻此言,就连堂下臣工,都不好反驳了。

  其实,堂下臣工个个心知肚明,什么“按下不表”?什么“观察一番”?无非就是等着蔡立来给十常侍送礼罢了。

  对蔡立的礼物满意,那蔡立就是有功,可以晋升青州刺史;

  对蔡立的礼物不满意,那就是蔡立联合黄巾余党,欲图不轨。

  反正这个蔡立也没有什么背景,还不是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朝会结束,谁也没把蔡立的奏报当回事。

  谁让蔡立没有背景呢?

  谁让朝堂上没有人帮蔡立说话呢?

  二月二龙抬头。

  黄县热闹非凡。

  因为今天沧海商号的商队要出发了。

  除了司棣、凉州和交州,大汉其他九州,都是他们的目的地。

  凉州和交州路途遥远,倒也说得过去。为什么不去司棣呢?

  无他。司棣是京都所在。

  商队的布帛,可都是宽幅的;商队的左伯纸,比起蔡侯纸,可是又便宜又好……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商队的曲辕犁,如果在司棣出售,那蔡成怎么献给皇帝陛下?

  昨天,献给皇帝陛下的曲辕犁,已经出发了。

  这当然是为了蔡立当上青州刺史的第二波攻势。

  如果第二波攻势还不能打动皇帝的话,三月份就会有人去京都贿赂十常侍了。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