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第66章 大肆购买物资

第66章 大肆购买物资

  朱由校看着骆思恭和许显纯两人起身离去后,便又看向了候在一侧的马荣,吩咐道:“马荣,朕命你派大量人手下去,低调的去湖广地区、江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大量收购粮食,尤其多购买大米、小麦、高粱等以及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好存放的粮食。

  然后去福建、河北、湖南等地购买大量的糖;去两淮地区、两浙地区、以及四川购买大量的盐;去河北安国、云南等地购买大量的药材等等众多物资。

  如今已是九月,寒冬将至,也要提前去松江府购买大量的棉衣、棉被等保暖之物,以及去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北京西山、山西等地区购买大量的木柴、煤炭等取暖的燃料储备起来。

  记住,要多从那些豪商、富户、地主、粮商、盐商等人手里购买,价格能压多低就压多低,你要尽可能多的购买更多的物资回来,至于用什么借口,相信你那里多的是。

  这次御马监查抄的东西,与朕说的要变卖的内库的东西,你尽快处理掉。

  然后内帑给朕留下三千万两白银,黄金不动,所有铜钱能用的全部花出去。废弃的铜钱先放着,等以后交给铸币局处理。

  多出的银两以及御马监后续被查抄出来的银两全部换成各种物资。

  你看看宫中还有哪些仓库是空的,都给朕用各种物资将那些仓库填满。往皇宫内运各种物资的时候行动一定要隐秘。”

  沈荫和马荣听到朱由校说,要将皇宫空闲仓库全部用各种物资填满时,都惊呆了。

  马荣很快反应了过来,赶忙拜道:“奴婢遵旨。”

  朱由校随即目光看向了沈荫道:“这次御马监的事你监督的很好。朕这里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办。

  第一件事,朕翻阅万历时期的档案发现,万历二十一年,福建全省遭受大旱灾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陈经纶的人,曾经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呈了一本名叫《献薯藤种法禀帖》的本子。

  同时,这陈经纶还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奉上了一种名叫红薯的农作物。福建巡抚金学曾,准许陈经纶觅地试种。后来陈经纶试种成功,成功缓解了福建的大饥荒。

  据档案中记载,此红薯种植对土壤要求很低,不挑土、不挑地,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丘陵都能种。

  而且这红薯还是一种极其耐旱的农作物,其再生能力很强,种植起来相对省心。

  这红薯的产量还特别大,春季的亩产量可达到 2000 斤左右,夏季的亩产量在 1000 斤左右。两季合计亩产约 3000 斤。

  最重要的是红薯是粗粮,可以当做主食吃。

  沈荫,朕命你派人去福建一趟,将这名为红薯的农作物种子大量带回,将那些种植有经验的师傅也带回来一些,朕要将这红薯在皇庄里面大量种植。

  第二件事,朕要你派人和锦衣卫、东厂,你们三方联合去巡查全国地方衙门的常平仓、预备仓等储粮之地。看看他们的储粮是否充足,但凡没有将粮仓填满的,传令当地官府将其填满!

  然后你们三方人马,重点派人去看一下禄米仓、济宁仓、德州仓、临清仓、甘州东仓和西仓、蔚州常平仓等官仓,看看其中的粮食储备是否充足,凡是粮仓不满的,责令负责这些官仓的总督仓场户部侍郎,将其填满。如有不从,可直接禀告于朕。

  然后,你们在秘密调查看看有没有人倒卖官粮,如有发现,收集证据,等回来后交给朕。”

  常平仓,主要用于调节粮价、备荒赈恤等。

  预备仓,则是为了储备粮食以应对灾荒等紧急情况。

  沈荫和马荣听到红薯的亩产量后,又被惊呆了。

  要知道现在明朝南方普遍种植早熟稻,一年二熟甚至三熟。就这样,一般平均水平的稻谷原粮大约在四石左右,按照大明每石按一百三十市斤算,合五百二十市斤。

  哪怕就是产稻量最高的广东,亩产最好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七石到十石,也就是亩产九百一十斤到一千三百斤罢了。更不用说北方差不多平均亩产一石左右的量了。

  这对比之下,红薯的亩产量简直惊人,让人不敢置信。

  很快沈荫反应过来,赶忙激动的叩拜接旨道。“是,万岁爷,奴婢遵旨。”

  “好了,你去寻骆思恭和许显纯,将朕的旨意传下去吧。”朱由校挥挥手道。

  “是,奴婢告退。”沈荫再次磕了一个头,起身离去。

  “马荣,王安现在应该是在通政使司,你现在去传朕旨意,让王安查一查,这通政使司近三年,有没有收到过,有关于大明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过灾害的相关题本。

  如果有的话,全部带过来给朕。如果没有,让王安直接回来就行。

  通知完王安后,你便去办你该办的事吧,如果你办事途中碰到什么事,直接来见朕就行。”朱由校对着马荣吩咐道。

  “奴婢遵旨,奴婢告退。”马荣对着朱由校叩拜道,随即起身离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通政使司,王安来这里通知,负责今天和通政使司沟通的沈荫去面圣后,本打算一起跟着回去,结果却看到有一名经历(正七品)在暗处冲着他挥了挥手。

  通政使司经历(正七品),主要负责通政使司的文书记录、档案管理等工作,并对各类政务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

  于是,王安让沈荫先去面见皇上,然后美其名曰代替沈荫留在通政使司负责和通政使司的人沟通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