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174章 为政勤劳

第1174章 为政勤劳

  “次日一早,刘肇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了窦家。

  下旨收回了窦宪的大将军印信,解除他所有的兵权。

  窦宪这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一切都已经无用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肇以及禁军,他也只能低下一贯高傲的头颅。

  刘肇被其欺压数年,心里早就对他恨之入骨。

  可碍于窦太后仍在,他也不能直接将窦宪等人处死。

  不过这也难不住头脑聪慧的刘肇。

  他紧接着一封诏书将窦宪降为冠军侯,敕令他与几个兄弟返回封地。

  一场生死攸关的夺权政变以窦宪全面失败而告终。”

  霍光听完苦笑不已。

  他费尽心思想为兄长保住的爵位,在窦宪那里都得用降这个字。

  足见窦宪的权势到底有多大了。

  若非他性格上的缺陷太大,以刘肇微弱的势力真就未必能斗的过他。

  刘启这时候提出了异议:“先生,朕有一事不明。

  为何刘肇要将窦宪等人赶回封地?那岂不是放虎归山?

  即便不取他们性命,那也得将他们留在京师严加看管啊。

  刘肇如此聪明,难道连这个道理也想不通?”

  自从七国之乱后,刘启总算是明白养虎为患、除恶务尽的道理了。

  他不明白有前例可循的情况下,刘肇为何要做出这种不理智的举动来?

  难道只是因为窦太后对他有养育之恩?

  身为帝王怎么能如此的优柔寡断。

  任小天笑道:“那你可是把刘肇给想简单了。

  如果按你所说的将窦宪等人留在京师,保不住他的党羽还能救他出来。

  可若是将他们发配到封地,鞭长莫及之下谁也救不了他。

  再说了,你以为刘肇就能那么轻易的放他们回封地而没有任何的戒备?

  实话告诉你吧,他们这跟关押流放没有太大的区别。

  刘肇分别给几人分别配了封国宰相,为的就是将他们的权力彻底夺过来。

  而且等窦宪等人刚刚到达封地,就被封国宰相逼着自杀了。

  只有窦瑰一人因往日表现还算良和得以幸免。

  窦宪等人死后,刘肇又开始对其党羽展开了大清洗。

  但凡与窦家有关系的官员皆被罢免。

  似班固这种与窦家关系莫逆的官员更是被下狱而死。

  至此,轰轰烈烈的权斗彻底落下了帷幕,以十三岁的刘肇宣告大胜而告终。”

  从任小天的三言两语中或许无法体会到刘肇当时的处境。

  看起来刘肇是以雷霆之势将窦氏家族彻底扫平。

  实则里面凶险程度可以用踏错一步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来形容。

  但凡窦宪不如此自大、消息被提前走漏出去,或者如曹髦般信错了人。

  那死的就一定是刘肇而非窦宪了。

  毕竟以窦宪和窦太后的权势,除掉刘肇另立新君可谓是易如反掌。

  何况有了王莽的先例在,窦宪就此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

  刘肇年仅十三岁就有如此聪慧的头脑和定力以及魄力,实在是难能可贵。

  “小天你是不是漏了一个人?后宫中不是还有个窦太后吗?

  难道她就这么看着刘肇处死自己的兄弟和族人?”

  刘邦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任小天笑道:“刘肇动作太快,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权力已经尽被刘肇所掌握了。

  窦太后就算再气再急,也是拿刘肇毫无办法。”

  刘启点点头:“先生说的是。

  如果朕是刘肇的话,那肯定连窦太后一并处死以绝后患。”

  任小天吓了一跳。

  他知道刘启的性格有些乖张,却不想因七国之乱弄的如此的应激了。

  “刘肇做事没有那么绝,要不然也不会因此留下窦瑰的性命了。

  他的原则就是只诛首恶,余者姑息。

  实际上在他诛灭窦宪之后,他生母梁贵人的族人就曾经来找过他。

  将梁贵人之死的前因后果全部告诉了刘肇,祈求刘肇杀死窦太后为生母报仇。

  就连朝中的大臣也都纷纷建议刘肇剥夺窦氏太后的位置,死后也不可与先帝合葬。

  刘肇念在窦太后对他有养育之恩,不想因此在民间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

  因此他并没有同意群臣的请求,只是将窦太后移居到了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