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体验虚拟设备
现代工业是建立在半导体工业上的,而越先进越是如此!
尤其是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产业,各类智能终端产业,智能家居产业,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产业等一系列当下的前沿先进产业。
每一种都离不开先进的半导体产业的支撑!
没有半导体工业的支持,上述诸多先进产业也不过是沙滩上的城堡,一冲就垮。
这一点徐申学更是如此!
因为他旗下的企业都是根植于华夏供应链的企业!
如果无法掌控最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那么对面的财团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芯片禁售,就能够让他苦心经营的诸多产业一夜之间崩塌!
没有顶级SOC的智云手机以及平板电脑,是卖不出去多少的。
没有先进CPU的智云电脑,同样也是没人要的。
而没有EYQ以及ZY系列芯片,智能机器人的算法再厉害也没用。
没有EYQ芯片,海蓝汽车就会失去其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
没有AI系列显卡,人工智能就无从谈起!
它旗下的几乎每一家企业都严重依赖半导体产业的支撑!
这是徐申学过去十年来,费尽心思也要扶持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根本原因:对各类先进芯片要能够做到自主可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云集团在过去十年里,针对智云微电子投下去了庞大无比的投资,各种半导体工厂是一座接着一座建。
过去的就不说了,光是最近针对等效七纳米以及后续五纳米工艺的逻辑芯片领域的研发以及产能投资,以及总额就超过一千亿美元。
动辄上百亿美元耗资的先进半导体工厂不要钱一样持续修建了起来。
在半导体领域的巨大投资,也是常年拖累智云集团净利润的主要原因,要不然的话,以目前智云集团在智能终端的营收和高利润,再加上智能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潜力,市值还会更高。
这还是智云集团方面的投资!
同时还有以仙女山控股为主力的投资……要搞半导体,你得有设备和耗材啊,这玩意人家也是说不卖给你就不卖给你的,必须得自己搞。
而这部分的资金投入其实更大,多年来光是徐申学自己就往仙女山控股里砸下去了上千亿美元的庞大资金,同时上头的各种扶持资金以及各种资源也不少。
庞大的资金投入,是维持半导体产业链迅速发展的核心!
没钱,可是办不了什么事的!
而徐申学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可不仅仅体现在资金上,更体现在科研系统的名额分配上。
如今他手头上的三十多个S级别的科研名额,有半数以上都是投入到了半导体相关产业。
仅有的两个SS级别的科研名额,其中一个长期被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王斌耀教授所占据,而王斌耀说是搞材料的,但是他搞的材料都是奔着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应用去的,针对性极强!
而另外一个则是被智云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林安东教授所占据,但是有时候这个名额也会被临时挪用出来,用于部分关键领域的临时突破上。
从这些顶级科研名额的分配,就可以看出来徐申学手底下一大群企业里,什么才是核心企业,什么才是核心产业!
仙女山控股,智云微电子,智云半导体,智云储存这四家公司才是核心企业…覆盖了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半导体制造以及半导体设计这三个核心领域。
其中这四家企业里,相对来说,看似很赚钱,也很重要的智云半导体,智云储存这两个半导体设计企业,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其实国内也有同类的可代替企业,隔壁的华威芯片设计能力就很不错,同时也有其他一大堆的各种芯片设计企业。
芯片设计嘛,拼脑浆子就行了,大不了多流片几次,成本高一些,搞出来的芯片性能差一些,但也不是不能用。
过去十年里,在智云集团的带动下,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芯片设计企业,几乎涉足了所有芯片类型!
从先进工艺的各类芯片,再到成熟工艺的芯片,乃至到极为廉价的落后工艺的芯片,应有尽有。
华夏在前几年就已经成为了芯片领域的主要出口国,虽然每年还进口一部分芯片,但是出口的更多,并且每年进口的芯片数量逐步减少,并主要集中在一些受到专利限制的芯片上。
因此在芯片设计领域里,目前国内的能力并不差,并且潜力巨大,哪怕是没有智云集团旗下的智云半导体以及智云储存,也能冒出来一大堆代替厂商。
但是没有了智云微电子,七纳米、十纳米这些先进工艺直接完蛋。
成熟的十四纳米工艺也会直接完蛋……因为国内目前依旧只有智云微电子一家具备大规模量产14/12纳米工艺的能力,其他国内的几家芯片制造厂商还在埋头折腾,其中技术进度最快的中芯,虽然实现了十四纳米工艺技术验证,但是良率还比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倒是二十八纳米工艺以及更成熟的四十五纳米工艺,国内有好几家厂商可以搞。
所以没有了智云微电子,国内的十四纳米工艺以及以下的先进工艺,分分钟完蛋!
而智云微电子,又需要仙女山控股提供的各类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