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双重曝光这一核心技术上的。
智云微电子在这一工艺的技术提升,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低功耗控制、通过改变晶体管形状等领域,进而获得芯片的性能提升。
从笼统一些的技术角度来看,智云集团的十四纳米工艺、十二纳米工艺、十纳米工艺都是属于同一个技术节点的工艺。
当然,彼此间的性能差距还是很大的。
等效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可比第一代的十四纳米工艺的芯片性能强多了,只是成本也更贵,性价比不咋地。
但是……智云微电子已经完成技术验证的等效七纳米工艺可就不一样了,这个工艺可是实打实的较大幅度的缩小了芯片内晶体管的半金属尺寸,同时再加上智云微电子之前积累的诸多技术,比如更加优秀的晶体管形状布局等,低功耗控制技术等。
最终,把这种工艺的晶体管密度一口气提升到了一亿个每平方毫米。
晶体管密度直接翻倍呢……哪怕其他方面没有太大改变,光靠着这个晶体管密度的增加,也能够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
更何况智云微电子的工程师又不傻,自然也会用上其他诸多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该工艺的性能。
也正是因为这种差距,才会让智云集团把等效十纳米工艺作为过渡工艺,进而把核心放在了等效七纳米工艺之上。
迄今为止,智云微电子也只投资建设了一座等效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工厂,然而在建的等效七纳米工艺的工厂确实已经有三座之多,设计产能就达到了月产十三万片,总投资预计达到三百多亿美元。
此外规划的先进芯片工厂,大部分也是采用EUV光刻机,生产等效七纳米甚至五纳米芯片的工厂,这部分投资金额更大,最少也是五百亿美元起步。
之所以要这么多的产能,那是因为智云集团准备把下一代的各种芯片,都用等效七纳米了,包括手机SOC,电脑CPU,消费级GPU,服务器算力芯片,终端算力芯片等。
到时候对芯片产能的需求是巨大的。
智云集团,前几年押注十四纳米工艺,投入巨资扩充十四纳米工艺的产能,前后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之巨。
而现在则是押注等效七纳米/五纳米工艺,同样准备投入巨资,从工艺研发,工厂建设整个计划,前后两期预计耗资将会达到上千亿美元。
看这庞大的投资金额就会知道,为什么很多半导体制造厂商停止了先进工艺的竞争了……耗资太大了,根本就顶不住了。
然而,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很多芯片设计厂商也迎来了麻烦,那就是找不到适合的代工厂了。
尤其是高通,AMD这些不上不下的厂商……目前抢不到台积电的十纳米工艺产能,而智云微电子这边也愿意放开代工,但是就算他们下单最早也要明年了,而明年的话,估计四星那边的十纳米工艺也搞得差不多了。
今年,他们就只能忍受继续使用四星或智云的十四纳米工艺或台积电的十六纳米工艺。
十纳米工艺,没他们的份,如此也就影响到了这些芯片厂商们的芯片性能,无法紧跟水果,智云这样的竞争对手。
同样又进一步影响了采用他们芯片的智能终端厂商的产品性能。
一环扣一环下来,影响是巨大的。
这也是半导体行业直接影响诸多产业链的典型情况。
——————
九月份的智能手机市场里,各大厂商各显神通陆续发布旗舰手机,智云、水果、四星之外,威酷电子也在九月初发布了小蓝9Max,采用W907芯片,屏下光电指纹,OLED屏幕。
这款机型上市后也卖的挺不错的,主要是价格相对便宜!
其入门级型号的国内售价是三千六起步,高配型号是四千多,整体价格要比水果和智云以及四星盖乐世的机型便宜不少。
延续了小蓝MAX系列,继续走价格偏低的高端机型的策略……毕竟品牌不如人,只能这么玩性价比了。
但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也能赚不少。
国内外的其他手机厂商,也陆续在九月份发布一些新手机,其手机各有优劣!
能够在过去几年里的残酷手机市场竞争里活下来,做到销量几千万台的手机厂商多少都是有一些自己的护城河的,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还是很能打的。
各大厂商纷纷发布新手机,让九月份的智能手机市场热闹的很,销量也非常高。
不过风头最大的依旧是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
进入十月份,为了玩一波营销,抢夺全球各国的新闻头条,智云集团正式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机销量数据。
七月、八月、九月这三个月里,智云集团一共销售了超过一亿一千万台手机,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智云集团的手机出货量最大的时期。
这一时期里,旧款机型会较大幅度的降价促进销量。
同时新发布的S系列机型会备货,然后一口气卖出去。
同时后续的九月份也会迎来抢购浪潮。
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就导致了智云集团每年的第三季度里,其手机销量往往能够占据全年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今年你也不例外!
第三季度超过一亿一千万台手机的庞大销量,让诸多友商们看了都沉默……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