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426章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第426章 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去年的时候,海蓝汽车方面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年国内市场会出现销量保障的情况,提前进行了产能布局。

  在国内方面,除了在深城基地以及沪城基地进行扩产外,海蓝汽车在中部的江城投资建设了一家汽车工厂,年产能达到了二十五万辆,这个预计年底投产。

  随后又在京城打造了一个巨大的汽车工厂,该工厂综合年产能能够达到三十万辆。

  同时海蓝汽车还在西南部的川城投入巨资,打造国内第五家超级工厂,同样是一个供应链完整的汽车工厂,设计年产能达到三十五万辆,面向西南等地区的市场。

  如今川城生产基地还在建设当中,预计要到明年初才能投产,但是京城生产基地却是已经顺利投产了。

  面对这样的重要的综合生产基地的投产,徐申学也是亲自凑空过来参加投产仪式,见证了该工厂的第一辆海蓝汽车的下线。

  徐申学还亲自开着第一辆下线的海蓝SLM,在测试场地简单跑了一圈呢。

  随着该工厂的顺利投产,海蓝汽车的年产能已经提升到了一百二十万辆。

  等到年底的时候,海蓝汽车的产能将会提升到一百四十五万辆。

  明年春天加上川城工厂投产的话,海蓝汽车的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到一百八十万辆!

  以上这些是国内产能,此外国外还有一些组装工厂的计划,不过进度要缓慢一些,泰国工厂进度最快,预计明年冬天就能投产,该厂的初期设计产能是十万辆,后期是二十万辆。

  加上泰国工厂的二十万设计产能,上述就是海蓝汽车野心勃勃的两百万产能计划了。

  而两百万并不是重点,等到后年的话,产能还会进一步大幅度攀升。

  设计产能十五万辆的巴西工厂预计后年春天投产,设计产能二十万辆的墨西哥工厂预计后年夏天投产。

  至于西班牙工厂,本来预计也是后年上半年的……但是具体时间进度不好说

  因为欧洲那破地方各种扯皮的事太多了,西班牙工厂项目的建设计划都已经敲定好几个月了,但是现在还停留在平整地形阶段……

  换成国内的话,早就完成基础建设,开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了……海蓝汽车搞的国内这几家工厂,基本上项目启动一年多点的时间就能投入前期的小批量生产了,然后再用几个月时间来的进行继续扩产,大概两年内就能够完成整个项目周期,达到整个项目的设计产能。

  但是在西班牙工厂里,几个月时间过去了,连工厂用地都还没有整理干净……项目组那边还在为一片所谓的林地以及生存在林地里的小动物们,和当地的各种基金组织扯皮。

  各种乱七八糟的各种动保、环保等各类组织挨个找上门来,大幅度拖延了西班牙项目进度时间表,所以哪怕是海蓝汽车自己,也无法预估该项目的具体进度表了。

  为此,海蓝汽车甚至还启动了备份计划,要是西班牙工厂实在搞不了,他们就跑到匈牙利去搞工厂。

  匈牙利当地一直都在积极争取海蓝汽车前往投资,各方面的条件非常好,而且当地和那些老西欧国家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多各种乱七八糟的破事。

  海蓝汽车一开始其实是准备先在西班牙搞一个工厂,然后在匈牙利也搞一个工厂,采取的是一东一西的策略。

  但是现在西班牙工厂计划受挫,海蓝汽车方面已经加速了和匈牙利方面的谈判了。

  在欧洲建厂困难,这也不是海蓝汽车的专属待遇,特斯拉也计划在欧洲德国建厂,同样遇到了一大堆的各种麻烦……他们还要更惨一些。

  海蓝汽车的西班牙工厂,好歹还平整了一部分土地,看起来像是个工地了,但是特斯拉的德国工厂,现在连土地还没有开始平整了,依旧是一片荒野……据说把马斯克搞的头都大了。

  尤其是对比特斯拉沪城工厂的建设进度,那差距太大了。

  海蓝汽车的各种国内外的投资计划,徐申学是比较关注的,基本都会亲自盯着,不像是其他旗下很多企业一样,没啥大事的时候基本不关注。

  主要是汽车行业过于特殊,过于重要……汽车和智能终端有些类似,都是属于工业经济体系里的火车头产业,别看火车头不大,但是后头跟着一大串的各种工业车厢呢。

  汽车行业,是能直接带动整个工业体系运转的关键产业,不容忽视。

  徐申学视察完了海蓝汽车的京城生产基地后,也顺路去开了几个座谈会,就部分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智能终端,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然,听众也没几个就是了。

  而徐申学在座谈会上,讲述的最多的并不是说各种终端产品,什么手机、汽车,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东西,其实徐申学说的并不多。

  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半导体以及代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

  因为几乎当代所有的工业产品,都是建立在计算机之上的!

  哪怕只是个小孩子玩的电动小玩具,日常家用电器这些东西,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芯片。

  所以徐申学几乎是十年如一日,每一次座谈会都会重点说半导体方面的事情。

  “如今我们的EUV光刻机已经做出来了,不出意外明年就能投入量产,到时候我们将会大幅度的低成本的生产等效七纳米工艺的逻辑芯片以及其他相应技术水准的顶级运行内存、储存芯片、半导体感应器。”

  “到时候,大量先进工艺的芯片将会进入各行各业,进一步提升整个工业体系的核心竞争能力!”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