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导体企业
能大数据模型,进而推动全球的AI浪潮。
这直接导致了服务器GPU销量的大涨,而且这种大涨的势头还看不到尽头,这一大群企业都在准备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呢。
集团内部的分析部门认为,等到明年的话,集团的服务器GPU业务的营收,有望达到三百亿美元(包括自用订单)。
逻辑芯片、储存芯片、服务器GPU业务,这三大业务是目前智云半导体业务的核心业务,
至于其他芯片领域的话,其实也还有不少,但是规模普遍偏小,比如通用综合算力车规级芯片,如EYEQ系列芯片,EYQ系列芯片,PX系列芯片。
还有集团自用的ZY系列高性能AI芯片。
然后一些半导体传感器……这些半导体传感器其实也算是半导体业务。
再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辅助芯片。
最后,还有人们同样比较熟悉的电脑CPU以及服务器GPU,其中的服务器GPU基本上都是自用以及机构订单,没啥外部商业市场,消费级CPU基本上也是自用以及机构订单为主,商业订单有,但是比例不大。
智云集团搞电脑CPU,纯粹是为了避免被卡脖子,而不是说为了抢占多少的市场份额……主要是集团高层认为,传统的CPU市场已经日落西山,没啥奔头了,再怎么搞也就那样了,所以投入的资源也不多。
能够让自家的笔记本产品有一款强力的CPU,和水果笔记本进行竞争,同时为自家的笔记本带来一些更独特的优势……自家的电脑搭配自家的CPU,各方面的优化就能做的更好。
至于外部电脑的CPU市场,随缘呗,不强求。
不过这个不强求,依旧让智云集团的CPU业务在全球范围里排列第三,落后于英特尔,已经和AMD差不多持平,市占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八左右,市场份额一部分依靠自家以及机构订单,还有一部分则是来源于国内部分PC厂商的订单和一些组装机的销量。
只能说不好不坏!
说它订单不多,市场份额低……人家好歹也是全球第三。
你说他全球第三吧……出货量的确又不太行。
这主要是X86芯片生态的影响……虽然都是X86芯片,但是英特尔的X86芯片以及智云、AMD的X86芯片,在生态支持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目前智云在CPU领域里,硬件水平很不错,但是软件生态上还需要继续积累耕耘。
智云集团的半导体设计业务种类是非常多的,基本上覆盖了主流的多种芯片产品,同时它还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计厂商。
有人说过,全球四千两百亿美元左右的芯片市场里,智云一家就独占了一千四百亿美元,市占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十三左右。
只不过智云半导体的大部分芯片产品都是自用,智云集团也从来不公布这些自用芯片的销量以及订单金额,外界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都是自家的芯片自家用,统计了干啥……智云基本都是统计对外销售的产品,比如各类终端设备,卖给其他客户或消费者的半导体产品。
自己设计、制造的芯片卖给自己,还统计个营收出来……这叫重复统计了。
所以,虽然智云集团工部的各种半导体业务统计里,从来都不包括集团自用芯片的营收数据。
然而即便如此,智云集团的半导体设计业务的营收,去年依旧达到了六百多亿美元的水准,而今年估计还得继续往上涨很大一部分。
如果再加上半导体制造业务(对外代工),嗯,依旧是自用芯片代工不算,只计算外部代工的话,也能有个接近百亿美元的营收——智云微电子几乎垄断了国内高端芯片代工领域,同时承接大量国外芯片代工业务。
智云集团的半导体业务整体,在不统计自用芯片数据的情况下,只依靠外部销售,代工,依旧能够每年为智云集团提供大概七八百亿美元的营收。
如果算上自用芯片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就会变得非常夸张,至少也是一千五百亿美元起步,甚至更高。
全球第一大半导体企业,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即便有智云半导体-智云储存-智云微电子这三大龙头企业顶在前面,华夏依旧每年进口大量芯片……这纯粹是华夏是世界工厂,全球大半的芯片产能,其实都被华夏所购买,然后再组装生产为各种机械设备、智能设备出口了!
并不是说我们每年进口了海量芯片后,这些芯片都被我们自己给消化掉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进口过来后,又装到设备里出口掉了。
真说起来,考虑到智云集团在其中的强悍带动作用,实际上华夏已经从昔日的芯片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而且净出口量非常大。
当然,这前提是有智云集团……如果去掉智云集团的半导体产能,那么数据就会变得非常难看,比石油进口还难看。
而半导体业务,在设计以及制造环节里都不用徐申学担心!
智云集团的芯片设计能力是世界超一流的,而芯片制造能力也是世界超一流的。
真正需要徐申学继续操心的是为芯片行业更上游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
九月二日,徐申学前往了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海湾科技!
因为海湾科技历尽多年研发,终于搞出来了第一台EUV光刻机的原型机,哪怕这只是一台原型机,只是为了验证技术而制造的。
但是徐申学依旧扔下了其他诸多事务,专门跑到海湾科技去视察这台具有巨大战略作用的EUV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