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79章 火种计划以及希罗克达上市

第379章 火种计划以及希罗克达上市

理’岗位,引来了三百多人竞争……清一色世界顶级名校出身,而且不是硕士就是博士。

  当然,这个岗位也不是什么普通岗位,看似只是个市场助理,但实际上却是市场营销方向的管培生,只要能力过关,锻炼几年后外放出去,基本都是坐镇某个子公司市场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

  智云集团里是经常使用总裁办公室里招募顶级人才,然后培养、筛选后外放出去担任中高级管理人员……这种管培生体系和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传统晋升路线并行,都是智云集团挑选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方式之一。

  此外智云集团也会直接招聘一些功成名就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担任某个子公司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不过这种已经功成名就的顶级人才挖来即用,和培养人才体系是不同的方向,不存在可比性。

  上述这些都是管理岗位的事,但是技术体系那边则是要更特殊一些,技术人才的内部培养以及直接从外头挖人都是另外一套体系。

  春节刚过,大家都还没有从老家回来工作的时候,罗毅年就向徐申学汇报了他近期的工作工作。

  “经过我们的摸排,我们从旗下各公司,包括智云集团、银河生命、威酷电子、威酷实业、海蓝汽车、仙女山控股、南门航天、益海科技、快跑出行等初步选定了一百三十二名技术专家作为候选名单!”

  “上述技术专家都是W10级别以上的顶级人才,他们从事的研究方向覆盖了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设备/耗材、计算机软件、航天、通讯、材料、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医学等各领域!”

  “其中不少都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技术专家,乃是旗下部分研究院,实验室里的技术骨干。”

  “根据之前徐董您的要求,我们这一次的人才挑选范围只局限于本国人才,外籍专家并没有纳入其中!”

  “除了在旗下各公司里挑选的顶级人才外,我们也在外界各企业,研究机构里初步挑选了三十个候选人,并完成了邀请、入职程序。不过这部分人只覆盖了可以邀请、挖角的技术专家,其他一些我们无法接触或无法挖来的技术专家并没有纳入其中!”

  罗毅年道:“我们计划是接下来针对这一百六十二人进行针对性的项目扶持,通过对研发成果的评定进行范围缩小,最终挑选出来三到五人作为最终的候选人!”

  “因为这一次是测试,所以项目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半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结果了!”

  “同时我们还准备在开年后,准备在全国高校举办一场高额奖金的各学科竞赛,该竞赛虽然主要测试专业技术为主,但是我们还加入了综合智商考核,看看能否挑选出来一部分潜在的高级人才。”

  徐申学看着这两份名单,然后道:“做的不错,人才选拔这方面你是专业的,我也就不过多插手,你放手施展即可!”

  “我就只有一个要求,再挑选出来两三个顶级人才,有潜力做出突破性研发成果的顶级人才。”

  “人员一旦挑选出来,我将会安排巨量的研发资金扶持他们的研发项目,涉及的研发资金少则数十亿美元,高则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争取做出来突破性的成果,奠定公司的未来领先优势。”

  “所以,人才的挑选上必须慎重再慎重,绝对不能让一些滥竽充数的人混进来,更不能混进来一些害群之马!”

  听到徐申学这话,罗毅年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尼玛,感觉压力好大啊!

  虽然之前徐申学也说过会扶持他们的项目,但是徐申学可没说金额会这么大。

  起步就是数十亿美元,高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这种级别的研发资金投入,意味着徐申学要在这些人身上下重注。

  罗毅年深吸了口气后道:“我明白轻重的,整个计划我会亲自主导并跟进,我手下的大批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也会加入该项目,全面评估人才的实力、潜力、性格、人际关系、三观等。”

  罗毅年道:“我们的这个计划规模也算比较大了,要不要起个项目代号?”

  徐申学道:“你想要就自己取一个呗,别对外公布就是了!”

  罗毅年道:“那火种计划?”

  徐申学道:“可以!”

  徐申学对项目取名之类的无感,罗毅年想要玩就玩呗。

  罗毅年道:“那就是火种计划了,我将会正式设立火种计划委员会,进行人才选拔,预计在今年七月份的时候敲定最终名单!”

  等到罗毅年出去后,徐申学看了看手中的名单,然后又翻看起来了抽屉里的另外两份资料。

  也就是之前就已经敲定的火种计划的候选人,从事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开发的林安东教授、从事计算材料领域研发的王斌耀教授。

  都是W15级别的顶级科学家,年前的时候徐申学分别抽空见了这两个人,主要是认一下人,熟悉一下,同时对他们进行通气,公司将会在人工智能领域,材料领域里加大研发投入,让他们有什么研究项目想要搞的,直接报上来。

  只要项目有初步的可行性,那么不管研发投入有多大,徐申学都会选择支持。

  林安东教授对此没啥感觉,他搞的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纯粹是烧脑浆子,也不需要什么实验,甚至都不需要多少人,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琢磨计算一番,然后就完成研究了……所以他个人需要的研发经费其实很有限。

  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核心算法开发阶段,其实不怎么花钱,真正花钱的是根据核心算法进行后续的大数据训练,那才是烧钱大户,动不动几十亿美元的。

  针对他这种纯理论研究的顶级人才,徐申学的想法是,你不要我也硬塞给你。

  所以直接就批给了他一亿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