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78章 伪装成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

第378章 伪装成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

是也能够让普通人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

  试想一下,智云的机器人把主流中端的机器人价格,做到十万左右的价格……那么全球范围内会有多少人买得起?年销量会有多少?

  按照市场部门的预估,这至少是两千万台销量级别的市场,以营收计算,往少了说都能达到两千亿美元的硬件营收。

  并且如此庞大的产销量下,研发成本以及产线投资成本将会被压缩到一个非常极限的程度,进而大幅度提升利润,有可能光靠卖硬件估计一年都能赚个两三百亿美元。

  同时两千万台的销量下,累计几年下来,市面上的机器人存量可能就会达到上亿台……而智云机器人采取的是硬件和功能双重付费模式,用户为机器人付费开启额外的高级模式的话,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额外再支付每个月少则一两百,多则数千元的费用。

  这将会带来庞大的软件收入……按照一台机器人的软件收入平均是每个月三百块来计算,一年就是三千六元。

  一亿台机器人,那就是三千六百亿,折合美元将会达到五百多亿美元……而这五百亿美元的营收,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支出……因为高级模式的训练开发成本其实是固定的,为一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要十亿美元,那么为一万台,一千万台,甚至一亿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同样也只需要十亿美元的成本。

  成本固定,自然是卖的越多越赚钱!

  最关键的是,这五百多亿美元的付费功能收入,可是每年都有的……就跟躺在金山里赚钱一样!

  虽然为了持续维持吸引力,让更多的用户订阅,智云机器人有限公司这边,也需要持续改进,研发更好的算法以及训练更好的模型,付出必要的研发成本。

  但是这一款业务不管怎么说,那都是额外赚的,并且毛利率会非常的高!

  由此为机器人业务带来整体上的高利润!

  相对于一年卖个几十万台,然后赚几十亿美元利润。

  智云集团更倾向于每年卖出去一两千万台,然后每年狂赚大几百亿美元利润。

  现在的降价,不代表智云集团放弃了高毛利的经营原则,相反,这只是智云集团为了未来的高毛利而做出的暂时牺牲。

  属于前期市场开发,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

  所以,徐申学对于今年的机器人项目的持续亏损,不以为意。

  还是那句话,区区三十亿美元,亏得起……反正之前都已经投进去好几十个亿了,现在再加三十亿,甚至明年继续亏损,智云集团都顶得住,完全可以熬到大规模铺开,然后丰收的时候。

  当然,也只有智云集团这种不差钱,同时又技术强悍的跨国巨头企业才能这么玩了……

  智云集团敢玩这一套的前期是有钱又有技术……而有钱都不算重要,前期一两百亿美元乃至更多的投入,看似很多但是对于一些跨国巨头而言也不算什么,说拿出来也就拿出来了。

  问题是,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够快速把成本降低下来。

  机器人的成本下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难度非常大的,并不是单纯的扩大产量就行。

  扩大产能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新技术应用。

  要不然,盲目的扩大产能就是卖一台亏一台,卖的越多亏损的越多,最后直接把整个企业给拖死。

  但是智云集团有这个把握!

  不仅仅在机器人领域如此,而在智能汽车领域里同样如此!

  ————————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海蓝汽车,从一开始的纯高端汽车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推出了主打三十多万价位的中端轿车,并且海蓝汽车方面还准备继续把价格往下拉低,争取近期把智能电动车的价格拉低到二十多万左右,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扩大产销量。

  而这,同样少不了在技术上的支持!

  不过智云集团方面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只局限于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的地步,并不亲自做汽车。

  目前智云集团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对象,乃是海蓝汽车。

  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是徐申学的产业,但是彼此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智云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众多,并不是徐申学的私人独资企业,因此很多事情上也需要考虑到其他股东的利益。

  海蓝汽车那边,为了持续独占智云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管理层已经准备引入智云集团为战略投资者。

  要不然的话,回头智云集团把自动驾驶的技术授予其他厂商,进行更广泛合作的时候,海蓝汽车就会多出来几个重大的竞争对手。

  对此,徐申学个人是支持的,反正都是他的企业,彼此投资也很正常。

  一月中旬,智云集团的高层和海蓝汽车的高层聚齐一堂,然后双方进行了持续数天的谈判。

  谈判过程里,徐申学并没有参与其中……毕竟两家公司都是他自己的公司,但是这两家公司内部,也都有着各自的利益群体,徐申学也不好强行对利益进行分配。

  不管利益如何分配,双方管理层自己谈就是了,只要最后能够达成合作就行。

  而经过了三天的持续谈判后,双方这才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

  智云集团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属的自动驾驶团队,独立出去成立一家子公司,然后这家子公司和海蓝汽车进行合并……这样一来,海蓝汽车就等于是彻底吞并了智云集团里的自动驾驶团队,包括所附带的一系列各种自动驾驶的专利技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