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

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

sp; “我们预计十四纳米工业节点的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也正在扩充更多的十四纳米工艺的产能!”

  “同时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目前的需求量已经大幅度下降,这种第一代3D晶体管的工艺节点,因为过渡性质浓厚,因此除了我们的一些老产品还在生产外,已经很少有针对该工艺设计的芯片了,我们后续将会把十八纳米工艺的产能,全部升级到十四纳米工艺节点!”

  “再加上新扩充的十四纳米工艺产能,我们预计在两年内,把十四纳米工艺节点的产能,提升到每月三十三万片!”

  “而十四纳米工艺节点,也成为了我们微电子的主力营收,今年上半年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代工收入,其收入占据逻辑芯片代工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不含储存芯片)。

  “此外二十八纳米工艺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的提升,尽管代工价格持续下降,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二十八纳米工艺的产能供应,但是市场需求量依旧持续增加,我们的二十八纳米工艺产能利用率依旧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们还有一座二十八纳米工艺的工厂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初就能投产,该工厂虽然是二十八纳米工艺,但是我们采用了更先进的设备以及工艺,足以让这家工厂成为当代最顶级的二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的晶圆厂,并搭配了车规级封装工厂,可以用于各类车规级芯片,工业级芯片的光刻以及封装!”

  “目前智能电动车正在迅速爆发,而电动车上所需要的辅助驾驶对芯片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各类车规级芯片里,除了承担算力核心的中央芯片需要最顶级的工艺节点外,还会有大量的成熟工艺的车规级芯片,我们打算在这方面着手,进一步增加成熟制程的的营收以及毛利。”

  徐申学道:“成熟节点朝着车规级,工业级以及其他领域转变,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获得更高的溢价,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成熟工艺一样可以卖出去高价的,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市场持续的提升技术!”

  “技术才是最值钱的!”

  二十八纳米工艺节点,以及十四纳米工艺节点,这两大工艺的代工收入,就占据了智云微电子(非储存芯片)代工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左右,乃至目前智云微电子的主要营收来源。

  然后是十八纳米工艺的百分之十二左右,45/40纳米工艺的百分之八左右。

  至于65/55纳米工艺节点,则是只剩下区区百分之五的营收比例了。

  90纳米工艺节点,只有百分之一左右。

  到时候130-250纳米工艺节点里,这种被称之为落后工艺节点的代工营收,反而还会百分之八左右。

  实际上智云微电子里,还有一个同样很庞大的储存芯片的制造业务,也就是江城半导体旗下的各种储存芯片的制造业务。

  不过一般都不会把江城半导体的各项产能和营收都算进去,毕竟逻辑芯片和储存芯片差异非常大。

  一般说芯片代工市场的时候,一般是默认不包含储存芯片市场的。

  而智云微电子旗下的江城半导体,其独立性也非常高,双方除了技术共享外,日常经营其实没有太大的联系。

  毕竟一个玩逻辑芯片,一个玩储存芯片……看似都是用光刻机制造芯片,但实际上赛道都不是同一条。

  而算上江城半导体的话,那么整个智云微电子的规模就非常大了,光是各类晶圆厂、封装厂等专业的先进工厂就有二十多家。

  工厂规模有大有小,大的甚至会有好几条产线,一家工厂就是一个庞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第二十五厂就是属于这种综合性的大型芯片生产基地,设计了两条产线,两条产线的产能加起来,月产八万片,同时还附带有一家封装厂呢。

  整个项目投资达到一百多亿美元,乃是智云微电子甚至是智云集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单项目投资。

  这个投资总额达到一百多亿美元的工厂,所承担的乃是智云集团的最新野望‘等效七纳米工艺’的量产计划。

  既然来了通城,徐申学也顺路去看了看正在建设中的第二十五厂,该厂的所有建筑都已经完成,从外表去看似乎已经是一座完好,具备生产能力的工厂了。

  但实际上,该厂目前是徒有其表……因为设备还没有到齐全呢。

  “第一产线采用的ASML的NXT1980光刻机,目前只到货了四台,剩下的估计要年底才能够全部交货完毕!”

  “第二产线采用的是海湾科技的HDUV-600光刻机,目前该光刻机已经到货一台,正在进行各种试验,预计下个月开始向我们大量供货,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够全部到货完毕。”

  “也就是说,我们的两条产线的光刻机在年底之前就能全部到货,然后展开设备的调试,针对等效七纳米工艺的量产,提升良率进行各种测试和研发。”

  “乐观估计能够在明年第四季度就能够完成基本的研发工作,然后开始备产,预计后年第一季度为集团开始供货,并进行产能爬升。”

  “整体进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快的!”

  “而目前,我们也已经利用已经到货的光刻机进行技术验证,预计年底就能够完成技术验证!”

  工艺节点的技术验证,只是单纯验证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证明能够生产该工艺节点的芯片,然而完成了技术验证后,后头其实还有一大堆的问题,比如提升良率就是个非常巨大的问题,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逐步的改进。

  智云微电子,实际上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完成了十纳米工艺的技术验证,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不具备量产的能力……良率太低,成本太高,不具备量产的条件。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