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充满怀疑

  诸葛亮来到赤壁的第二天,一辆马车快速来到了赤壁,马车上下来的人不做停留直接赶到诸葛亮居住的帐篷之内。

  “二弟。”

  正在看书的诸葛亮猛地抬起头,眼前出现的人正是他的大哥,如今的襄阳太守诸葛瑾。

  “兄长。”诸葛亮快速站起身走上去和诸葛瑾紧紧抱在了一起。

  自诸葛瑾前往江东之后,如今在吕营相见已经过去了数年的时间,看着眼前有些憔悴的兄弟,诸葛瑾再也忍不住内心深处的情感,直接嚎嚎大哭起来。

  诸葛亮看着真情流露的兄长,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自父亲过世之后,兄长带着他们两个兄弟躬耕于南阳,可谓是饱经沧桑受人欺凌。好不容易诸葛亮也能够独当一面,诸葛瑾这才前往江东准备施展一身的抱负,可没想到兄弟两个实在是运气不佳,最终会以这样的一个结果来到吕营之中。

  哭泣片刻,诸葛亮拉着兄长坐了下来,一杯香茶总算是平复了诸葛瑾波动的情绪。

  “二弟,我不是听说你在陈留王麾下,为何会突然前来晋王麾下?”

  诸葛亮轻叹一声道:“一言难尽,这里面的缘由以后我会慢慢给大哥解释,只不过眼下你我兄弟能够相见对亮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诸葛瑾也重重点了点头:“如今天下眼看着就要一统,你我兄弟能够在大王麾下绝对是能够施展一身的抱负。以我观之,晋王日后势必要成为秦皇汉武一般的人物,二弟不是常自诩管仲乐毅嘛!如今正是一个绝佳的时刻,以你之才,日后定当成为一时人物。”

  诸葛亮自然不敢把自己前来的缘由告诉自己的兄长。倒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兄长,只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兄长是一个老实人,很难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掩藏起来,他这冒冒失失的前来说不定正是吕布暗中试探,若是吕布事后加以试探,一旦走漏消息,整个计划就将全部落空。

  听着大哥的劝解,诸葛亮连连点头:“亮正因为知道这一点,这才过江前来投奔大王。”

  诸葛瑾看着眼前的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寒暄片刻之后,这才起身说道:“若不是大王告诉我你来了,我恐怕还不知晓。如今你我兄弟都在大王麾下,日后相见的机会还有很多,不急这一时。你嫂子在襄阳也是经常念叨你,等战事结束了之后,你可要去襄阳看看他。”

  诸葛亮心如明镜,从诸葛瑾的话中他已经明白了许多缘由。

  “兄长放心,待我解决完手中的事情之后,定然去见嫂嫂。”

  说罢,诸葛瑾正准备离开,诸葛亮忽然问道:“兄长,我走的匆忙,之前你写给我的家书让我给留在夏口。”

  “家书?什么家书?”诸葛瑾有些发愣,看着诸葛亮眼神之中满是迷茫。

  “嗯?难道你没给我写家书吗?”

  诸葛瑾摇了摇头道:“我是有这个打算,但是襄阳那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根本分不开身,又哪来的时间去给你写家书。”

  诸葛亮恍然大悟,送走兄长之后这才坐了下来,脸色阴沉的看着外面的天空。

  当初那封书信看来是吕布派人临摹兄长的字迹写出来,目的就是要用这份书信将自己从刘协的身边支开。

  可是没想到,这样简单的一封书信居然真的做到了。

  吕布就是看透了刘协的毛病,故而以一封简单的书信便离间了二人。

  诸葛亮苦笑一声,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迷茫。

  未到江北,吕布对他来说确实就是一个敌人。但他真的来了江北,见到了吕布,见到了吕布最为依仗的并州军军容,他对于这一场大战的信心已经衰败到了极致。

  按照常理一个得到天下大半的君王这个时候必然是目空一切,急于一统的架势。但现在看起来,好像一切并非如此,并州军并没有成骄兵,所有的将帅也没有轻视江东和荆州的架势。

  在军力装备士气后勤各个方面都落后的荆扬二州想要取胜的可能性确实是太小。眼下就看看自己的上策能否实现,若是能实现则还有击败吕布的可能。

  想到这,诸葛亮继续坐了下来,拿起手中的竹简看了起来。

  帅帐之内,吕布送走诸葛瑾之后,便让人将郭嘉找来。

  片刻之后,郭嘉跌跌撞撞的走了进来,满身酒气的他纵然不问也知道之前是去干了什么。打了一个酒嗝,郭嘉朝着吕布行了一礼。

  吕布微皱眉头道:“大敌当前,军中本来就有禁酒令,奉孝如此无视本王的军力,难道真的以为本王不会惩罚你吗?”

  郭嘉嬉皮笑脸的说道:“大王还有用的到嘉的,所有嘉相信大王绝对不会惩罚自己。”

  吕布无奈的摇了摇头:“酒虽然是好东西,但喝多伤身,奉孝的子嗣尚且年幼,难道你想早早离开人世,留下他们孤儿寡母吗?”

  郭嘉倒是坦率的说道:“大王,嘉乃寒门出生,能遇到大王,能将毕生所学施展出来已经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天下眼看大定,嘉就算是醉生梦死也没什么后悔的了。至于孩子们,他们自有自己要走的路,又何必我去操那么多心。”

  吕布看着眼前的郭嘉无奈的摇了摇头,话风一转说道:“孔明那里可有什么动静?”

  一回到正事上面,郭嘉的神色顿时严肃了不少,看着眼前的吕布说道:“一切正常,并未看见什么不同。但据我们的人发现,诸葛亮似乎太过平静,完全不似一副孤身投奔的样子。”

  吕布内心深处冷笑不止,别人不知道,但他却知道诸葛亮那可是有名的心态好。唯一一次心态崩那就是在上方谷中借火烧司马懿时,谁知道引动了夏季午后的对流雨导致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