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第91章

  “我想在每个县每个镇每个乡每个村都有我的销售员!”

  周渔这个想法在伍月华看来是不可能的, “除了国家机关,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别说全国了,就是南州市, 辖区内1087个村落, 你就搞不定,你还能每个村子开个门市部?供销社都做不到的。”

  供销社是在较大的村子里设有销售点, 并不是每个村子里都有。

  周渔其实也知道,她这个说法有点过大,毕竟一个村子的购买力是养不活一个肥皂销售人员的,不过这代表了她的思路。

  周渔当时设想三层销售渠道的时候, 设想的销售渠道必须如触手一样, 可以触摸到夏国的角落, 而不是只停留在城市这一层。

  但这也随之带来了难点——怎么铺开?什么时候铺开?用什么铺开?

  显然,第三层不可能跟门市部一样, 去每个村子开店——它需要更简单一些,成本更低一些,还需要周渔在做这个时候, 有着足够的号召力。

  周渔这几天没有拿出对策, 倒不是她想不到——法子是早就想好的,而是她在权衡, 自己如今是否有能力这么做,还是先注重销量, 借用供销社渠道。

  前者艰难, 后者简单。前者有持续性, 后者并没有——周渔太知道,不用十年,供销系统就会式微。

  而她还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快速让肥皂盈利很重要吗?

  其实没那么重要, 肥皂的利润本身就是最低的,而她有菌种批发零售公司,有梅树村,有凝脂皂,并不缺钱。

  这让周渔陡然清醒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走捷径呢。

  肥皂这个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单价便宜,便于携带体积小,不就是她要的“开疆拓土”的商品吗?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这是她可以断然拒绝供销社的原因,不过,她的确是需要伍月华的帮助:“咱们商务局是今年成立了个体经济工作室对吗?主要负责什么?”

  伍月华一听就知道,周渔这是心里有方向了,她就没再说供销社的事儿,而是说起了个体经济办公室是怎么回事。

  “这是中央的号召,省里的决定,这两年待业青年越来越多,79年的时候,我们是提倡了一波顶替,让老同志提前退休,让出岗位来,解决了一部分。但实在是杯水车薪。”

  “这两年又发展了集体经济,各种渠道办了不少大集体厂子,也还是不够。个体经济现在蓬勃发展,省里就出台了文件成立了个体经济办公室,主要是给待业青年提供就业机会。”

  周渔就说:“你们目前提供了什么?”

  伍月华顿时闭嘴了,一时间,屋子里挺安静。

  周渔就知道,恐怕这就业职位挺难的,想也是,从79年开始,到现在都第五年了,能动的脑筋肯定都动了,这猛然要提供很多岗位,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周渔就说:“我的想法可能能跟个体经济办公室不谋而合,不过你们接受外来帮助吗?”

  伍月华立时说:“你来,咱们聊聊,放心吧,能做我们南州肯定配合你。”

  这可不是伍月华夸海口。

  南州市去年开始向着北方蔬菜集散地发展,无论是批发零售,还是大棚种植都已经起了规模,外加上梅树村的巨大影响力,可以这么说,南州商务局如今在全省都是头把交椅。

  就冲这个,伍月华根本不怕麻烦,她还怕周渔不麻烦她呢!

  年前日化厂要落在哪里周渔一直没定,伍月华心里就悬着,商务局是百分百愿意周渔落地南州,但毕竟省会更有竞争力,他们还专门开会商量了,局长张翰今定了基调——“无论是否花落南州,都要做好服务,谨记南州是梅树村的家乡”。

  当时他们是眼巴巴地等着周渔的消息,周渔来找他们的时候,伍月华记得,张局长可是连说了两个好!

  所以伍月华敢这么承诺。

  不过这次,周渔没让商务局等太久,第三天就到了,伍月华见了周渔就乐了:“看样子这事儿挺急。坐,你跟我好好说说,你这每个村都要有销售员是怎么个做法?”

  上次挂了电话,不仅仅周渔在想,伍月华也在琢磨,越琢磨就越兴奋,如果真的每个村都能有个销售员,那得是多少就业岗位?!要解决多少困难啊。

  对周渔来说,这种情况下,有个现成的法子很合适,叫做直销。

  后世几个品牌就是通过直销的方式,从一间小办公室起家,把商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每个角落。

  不过……周渔不想用。

  一是这种营销方式有些危险,一旦控制不好,就会直销变传销。

  二是这种营销方式是有一定自毁性的,有多销售员并没有强大的销售手段,只能通过亲友来达到销售业绩,等于社会关系完全断绝。

  可这影响的并不仅仅是销售员,还有品牌。梅树村和华美的形象一向良好,如果这么做,很可能会造成谈“梅树村”“华美”色变,那这两年的努力就毁之一旦。

  所以,周渔给的办法不太一样,她其实想做的是一个长久的店面养成活动,也可以说,她是想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加盟店店长。

  但显然,现在她和对方都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她说的是:“我其实是想做一个长久扶持活动。”

  伍月华没贸然插嘴,只是给周渔倒了杯茶,周渔一边喝着一边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没工作也不愿意做个体户,一方面是抹不开面子,觉得没前途不好听,另一方面也是没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