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退位

  此时,白淮书刚找到白翊辰和凤语苏,还没等他靠近,周围的灵气愈发浓郁,如实质般萦绕在众人身旁。

  天道在灵气中悄然现身,周身散发着神秘又强大的气息。

  白翊辰虽从未见过天道,但一眼便感觉到他与白清音关系匪浅,心中不禁猜测,难道他就是当年给自己托梦的那位仙家?

  天道笑眯眯地开口,声音洪亮而温和:“白帝,我们又见面了。”

  白翊辰恭敬地拱手行礼,问道:“敢问仙家可是当年给朕托梦之人?”

  天道捋着胡须,温和一笑:“不错,吾正是。你我有缘,今日一见,不如手谈一局,可有兴趣?”

  白翊辰欣然应允:“能与仙家对弈,实乃三生有幸,恭敬不如从命。”

  九重天一侧,繁花似锦。

  天道与白翊辰相对而坐,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

  红木棋盘上,黑白棋子错落有致,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

  天道身着一袭朴素的白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落子沉稳,每一子落下,都似有风雷之声在棋盘上隐隐回荡。

  白翊辰神色从容不迫,稳如泰山,任外界风云变幻,他自岿然不动。

  在棋子的清脆碰撞声中,白翊辰思绪飘回到了十五年前。

  睡梦中仙人留下一句预言:

  “汝暴虐无情,命运注定亲族离散,然,绝境之中,仍有一线生机。你与你的发妻将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她将成为你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机。”

  回过神来,白翊辰看着眼前的天道,诚恳地说道:

  “一直都想对仙家说声谢谢。若不是您当年把乖宝送到朕身边,朕实在不敢想象如今的我会是怎样一番模样。

  或许,朕会如那番预言一般,深陷泥潭,与亲族渐行渐远。”

  提起白清音,白翊辰神采奕奕,

  “乖宝就像个小太阳,她让我明白了何为爱,何为责任,如何去成为一个真正的君王。

  这份恩情,我白翊辰永世难忘。”

  天道微微一笑,缓缓说道:“善哉,善哉。

  所谓绝处逢生,乃天道之常理;

  阿音出现,非偶然,乃汝之造化,亦是汝与她的缘分。”

  白翊辰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又问道:“仙家,这世间发生的事是否皆已注定?”

  天道轻轻捋了捋胡须,目光望向远方,悠悠说道:

  “因果虽玄妙,却并非一成不变。命运虽有既定的道,但也会有暗流涌动,带来未知的变数。

  每一个选择,每一次付出,都可能成为改变因果的关键。”

  最后一子落下,白翊辰看着眼前的棋局,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朕输了。”

  他心中并无沮丧,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天道看着白翊辰,眼中满是赞许,

  “帝王之道,不在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胸怀天下之格局。

  棋盘如江山,黑白两子似朝堂纷争、百姓疾苦。

  为君应如执棋之人,需有高瞻远瞩之智,洞察世间万象,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引领天下走向太平盛世。

  白帝,你已经做到了。”

  ~

  从九重天回来之后,白翊辰便在朝堂之上宣布退位。

  他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声音洪亮清晰:

  “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唯恐有负天下苍生。如今,朕之子白瑾年,聪慧睿智,心怀仁德,有经天纬地之才,堪当大任。

  朕决定,将这万里江山托付于他,望他能带领我大秦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朝堂之上,众臣皆惊,白翊辰心意已决,不容置疑。

  在一片或惊叹中,白瑾年顺利登基。

  白瑾年登基当日,阳光洒在庄严的宫殿之上,金碧辉煌的殿宇闪耀着夺目的光。

  登基大典之上,白瑾年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群臣,

  “朕今日登基,当以天下为己任,以仁治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

  朕在此宣布,立朕之子白君墨为太子,杜清璃为皇后。

  朕在位之时,六宫空悬,此生不再立妃,此心只为皇后一人。

  朕深知,后宫安宁则前朝无忧,望众卿莫要费尽心思送自家闺女入宫,扰了这后宫清净,更乱了朝堂纲纪。”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那些原本心怀鬼胎,妄图通过送女儿入宫来谋取家族利益的大臣们,脸上顿时露出了尴尬和不甘之色。

  可即便如此,仍有大臣不死心。其中一位大臣,自恃家族势力庞大,头铁地认为白瑾年不过是一时之言,便暗中安排自家闺女找机会往白瑾年跟前凑。

  那女子精心打扮,花枝招展地出现在白瑾年必经之路,试图以美貌引起白瑾年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