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Z世代艺术家> 第110章 坏了,激进派嫌我不够激进

第110章 坏了,激进派嫌我不够激进

不得罪方星河。

  比如新文章发出来之后,文化界的讨论热情极高,但是基本没有名人针对他本身,哪怕不认同观点,也是就事论事,只讲文章里的不对。

  所以报纸上吵成一团,却几乎没有人骂方星河哗众取宠,场面那叫一个和谐。

  额,只除了已经被吊在历史丰碑上面下不来的13丑,他们是真没辙,只能破罐子破摔,一硬到底了……

  外界是如此友好,一时间居然叫小方哥感觉很不适应。

  于是他只好继续干水军头子的本职工作——梳理舆论局面。

  从混战方的整个宏观构成上,大体分三派。

  左右中,永不过时的分法。

  支持文化自强的一派居然不是主流,就很让人不可思议。

  当然,他们的意志最坚定,立场最统一,观点最集中,态度最激烈。

  而反对文化自强的一派声量最大,但是他们把意见包装得很好,通过各种分散式观点,左一下右一下,继续打拉扯战术。

  中间那一堆和稀泥的学者认为文化自强当然要有,对外也要继续开放和学习,要允许好的东西进来,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

  结果被两边同时嫌弃,骂得狗血淋头。

  而在这三派之下,落到具体的观点上时,又同时横跨了文学、影视、音乐、偶像、价值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孰先孰后等等等等N多话题。

  各个小圈子吵自己的,都有各自的委屈和诉求。

  今天影视界谁谁谁发声,明天音乐行业的大佬开炮,后天又有某地政府呼吁保护文化遗产……乱成了一锅粥。

  假如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报纸受众,那么肯定搞不明白最近的舆论为什么有那么大火气,大家乱七八糟的又是在吵什么。

  其实本质很简单:关注和话语权。

  求关注者,有一部分是希望能被上面看到,有一部分是希望能够扩散开,让更多人看到。

  最终得到政策扶持、上级表扬、经济利益或者名望声誉。

  求话语权的,希望用自身意志去影响什么,或者建立起那种影响力,但不影响什么。

  最终的立足点是地位和影响力。

  所以到底应该怎样评判方星河的这篇文章?

  2月10号,人民日报上一位佚名撰稿人,给出一种新鲜的评价。

  “方星河用他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将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大蛋糕完整地勾勒出来,蛋糕的名字叫做文化,平时并不起眼,却忽然在每一个角落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太多人想要咬上一口,于是纷纷以笔做刀,落纸为盘,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这场盛宴,场面一度变得极其混乱。

  到底有多少人希望保护我们的文化蛋糕,而不是抢在自己手里?

  我不知道,我只是感到悲哀。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再次采访方星河,问问他:当你提出要打一场文化战争的时候,是否想到过现在的一幕?

  如斯丑陋,如斯可怖,如斯荒诞。

  到底抬起枪口对准谁,才能吃下最大的蛋糕?这值得我们深思。”

  看上去一股怪味儿,有没有?

  可他确实揭开了一个真相,三派里,不乏有识之士爱国之人,但更多的参与者就只是来分蛋糕的丑态毕露的功利主义者。

  因为大家只要看看谢庭锋,就能清楚的意识到这口蛋糕有多好吃。

  春晚是4号,5号初一,谢庭锋行踪不明。

  6号初二,方星河文章登报。

  7号初三,谢庭锋本人重新飞回首都,接受首都台的二次采访。

  8号初四,谢庭锋抵达魔都,接受东方台采访。

  9号初五,谢庭锋现身广州,堵塞机场大厅,当地晚报以头条盛大报道。

  而在这些表象之下,是他个人热度的飙升,是他商业价值的暴涨,是他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红遍大江南北是春晚的功劳,然而当他回应了那句“港岛大陆永远一体,我的心永远是中国红”之后,纷至沓来的表扬和商业邀请很难说没有方星河的助推。

  环球经济对此锐评道:“方星河再一次精巧地以他的个人影响力推动了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战争不是新鲜题目,文化自强也不是新鲜口号,然而唯有方星河——唯有他能够掀起如此巨大的狂澜,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行。

  因为他是一个顶尖的剑客,他精心选中了一个绝妙的对手,谢庭锋。

  他又精心选中一个绝妙的战场,春晚,像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挑中紫禁城之巅。

  最后,他使出一记天外飞仙,美到绝巅的剑术,却没有刺向谢庭锋,而是以最灿烂的姿态划开月光,剑尖上闪耀的寒光破开了所有观战者的心。

  江湖人士们狂呼着战战战,热情就此被点燃。

  对于文化自强的反思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终结,这场大潮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恐怕方星河本人也不清楚。

  但我想,他一定会很骄傲于自己刺出的这样一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