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人传人
又一次“寻粮”无功而返, 此次带队的何除不由狠狠“啐”了一口,口中一连串文字化都需要被口口的话语。
他原本不过是青州城阳郡一农家子,因为脸上窄下宽体略方, 活像是锄头的锄板, 被人戏称作锄子。
乱世中贵贱重定这种话真的不是乱说的,他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前不过是抡着扁担、扛着农具跟人抢水的农家汉,乱世一来也能手下几千人,有个正正经经的名字。
这名字还是一位往日里眼高于顶的“先生”奉承出来的, 对方说了一大堆他听不懂的话,何除就记住了一个“除旧迎新”,这就是自己名字的出处了。
不是锄头的锄, 而是除旧迎新的除。
事实上别管是“锄”还是“除”,他都不会写,但谁在乎这个啊。
他现在一点也不缺锄头, 再也不用当锄头的儿子, 靠着那点力气在田地里打转,祈求老天爷与大官们行行好,让自家能够活下去了。
至于除旧迎新,他现在也算是除旧迎新了吧, 只是这个新,跟大贤良师当初说的怎么不一样啊?!
以前他从不想这些东西, 只是生存就已经消耗掉全部的力气了,哪里有心思想这些。
现在骂完之后忍不住想了想,却也想不出什么东西来。
耳边隐隐听到了好似童谣的念叨, 何除忍不住心中暗骂,不是都要饿死了吗, 还有闲心在这里叽叽喳喳呢,怎么着,把抢来的鸡吃完了,就自己扮起鸡来了。
越想越烦躁,何除叫住了一个路过的,还没等他开口问那边都在嚷嚷什么,被自己叫住的人个一哆嗦,那心虚的模样活像是跑到他家来偷人,一出门正好撞见他回来。
何除的家人是一直跟着他的,还有几个伺候的人呢,他家那口子可看不上这瘦不拉几的东西。
可不能找家里的偷人,不代表不能干别的:“你小子做什么亏心事了,在这里跟我打什么哆嗦!”
被叫住的王六一边连忙道“没有”,一边点头哈腰的给他作不伦不类的揖。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刚刚胡思乱想的影响,何除看见对方这样,忍不住想,当年他们家祈求那些官吏不要收走太多粮食的时候,似乎也是这样的。
想到这个,他脑子里莫名其妙乱哄哄的。
“那群人在那里念叨什么呢,怎么,吃土吃饱肚子了?!”
这话一出,王六的心虚更加具体化,何除立刻意识到对方的心虚就跟这个有关。
他加重了语气:“说!”
王六哆哆嗦嗦,却也不敢不说,只乱叫一通:“将军、大将军,那、那边在说一首最近流传起来的童谣。”
“生计荒,找曹相,先投能得新衣裳。
有田地,牛帮忙,多干岁末有余粮……”
这童谣倒是通俗易懂,何除一个大字不识的也完全听得明白,他更明白这样的童谣对底下人有着怎样的诱惑力。
“这童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只有这几个人在传,还是所有人都在传?”
何除说不出这两者之间具体的差距,但他心中隐约意识到情况的不妙。
王六更加哆嗦了:“俺、俺也不知道,就、就很多人都在传。”
何除也没有继续问对方所谓的很多人是多少人,打马路过那群人的时候,他隐约能够听到其中有人在分析猜测曹相是谁。
何除挥着鞭子叫他们散开,心中不好的感觉更加浓郁了一些。
————————————————————
曹营。
再次成功拦截了一波“劫掠”的黄巾后,兵力有一部分分出去要做陆离平巾策中的“第二”之事。
尽管还没有大的胜利,但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局势在向着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虽然现在还不是歌功颂德的时候,但不妨碍个人心中都对陆离的“平巾策”有着自己的看法。
切实完成的一次次阻截,让几位带兵的对他判断的行军路线颇为称奇。
可在戏志才看来,陆离的那首童谣才是真的有意思。
其实之前不是没人打过“童谣战”,如董卓迁都长安前,传的“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再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但真要相比,就实际作用而言,那两种不过是谶言,反倒是陆离这个,那是真切可以起作用的。
而且颇为巧妙的一点在于,他在这首童谣中还设置了点前提条件。
能得新衣裳的前提是“先投”,有余粮的前提是“多干”。
到时候真的成了,只需要安排几个“典型案例”,比如真的得到新衣裳的早投者,有余粮的多干者,一种信任就会随之建立。
要让陆离知道戏志才的这番分析,绝对要在心里说一句:“感谢闯王提供的错误案例。”
说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那确实是很吸引人,可问题是你能够做到吗?
这就好比你招聘人时说我们的薪资待遇是一万,结果人家辛苦干了一个月,你就发一千,这不纯纯诈骗吗。
但如果你招聘人说的是薪资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