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发夹


  “有!”刘浩然站起身,“自行车都停在后院车棚,我去推辆过来。”

  案件组办公室在二楼,但这也阻拦不了刘浩然的办案热情,他年轻力气大,很快就将一辆凤凰自行车拎了上来。

  应松茂将钥匙与发夹递还给姜凌:“你来。”他的力气比较大,让纤瘦的姜凌来更合适。

  姜凌没有拒绝,尽量模仿小女孩的力气划过车把。

  应松茂拿过放大镜,仔细查看车把上留下的痕迹,再拿过照片来进行比对。

  大家都好奇地围在应松茂身边,看着他与姜凌的一举一动。

  “小姜你力气还是大了,得收着点,手腕不要使劲儿。”

  “怎么样?能不能看出点什么?”

  “如果能够确认作案工具,那就多了条线索。”

  虽然大家在一旁叽叽喳喳,但应松茂注意力高度集中,丝毫察觉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

  “钥匙偏厚,划痕细而浅,不是钥匙。发夹尾端呈直角,扁而尖,造成的划痕与照片一致。”

  应松茂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太好了!”

  “案犯大概率是女的,男人哪个会用发夹作案?”

  “从身高、力度来判断,小姑娘的可能性比较大。”

  应松茂并没有被这阵兴奋的欢呼撼动半分情绪,依旧冷静地坐回椅中,对姜凌说:“你们继续讨论。”

  姜凌走到黑板前,腰杆挺直,目光沉稳:“好,现在我们已经锁定作案工具、案犯居住地,也通过物证鉴定初步确定嫌疑人性别与身形。接下来,我们就从犯罪动机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姜凌拿起一支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犯罪动机”这几个字。

  “自行车铃铛体积小、价值低,之所以偷它,并且作案11次,无外乎以下几种心理。”

  “第一,求财。铜制原厂铃铛价值15-30元不等,也算是一笔收入。”

  “第二,报复。案犯可能受到过虐待或伤害,伤害她的工具可能是自行车铃铛,或者伤害她的人与自行车铃铛有关联,所以案犯采取偷窃铃铛来获得心理平衡。”

  “第三,……”

  李振良听到这里,忍不住举手发言:“是不是小孩子顽皮或者好奇?”

  姜凌道:“小孩子顽皮或好奇,行为带有偶然性。此案属于连续犯罪,且形成一定的惯性,绝对不是顽皮、好奇。”

  李振良想了想:“也对,你继续说吧。第三是什么?”

  姜凌并没有因为李振良插话而觉得被打扰,案情探讨本就应该各抒己见,越热烈越发散越好。

  “好,我继续说。第三,偷窃癖。案犯幼年时曾遭受过心理创伤,通过偷盗来舒缓情绪,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她偷窃的物品一般是不易被发现的小物件,如钢笔、橡皮、发夹等。”

  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年代,遍地都是机会,人们个个闷着头努力赚钱,哪有时间精力去关注什么心理健康?

  周伟感慨道:“偷窃癖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小偷我倒是抓过不少,都是些好吃懒做的主,没听说过谁有心理问题。”

  刘浩然在一旁说:“普通小偷是求财,偷窃癖是心理补偿,这俩不一样。”

  周伟“哦”了一声。

  脑袋里一下子灌进这么多知识,周伟感觉太阳穴有些发胀。他并非科班出身,做警察全凭经验,但他知道姜凌说的犯罪动机分析很实用,因此听讲非常认真,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几笔。

  记着记着,周伟忽然想到了什么,抬头问:“小姜,咱们刚才不是在讨论第一次案发地距离毛巾厂最远,不符合你说的舒适原则吗?现在分析犯罪动机做什么?”

  姜凌微笑:“问得好。接下来我们就把这三个犯罪动机与刚才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对案犯进行心理画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