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去了注意力。

  玄武门,一个发生过好几次政变的神奇场所,以前沈里读历史还好奇过,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在玄武门呢?现在才明白,因为玄武门说白了就是皇宫的后门啊,离后宫北内最近,离皇帝也近,更方便搞事。

  所以,所谓的玄武门事变,其实就是后门事变。

  虽然后者更便于理解,但前者听起来更加正经一点。

  四体不勤的沈里在这偌大的后宫走了没多少步,就换上了肩舆,再一次感慨当太子妃也挺好的。

  他问太后:“怎么突然有兴致听鼓书了?”

  太后冲着身边的莺莺燕燕努努嘴,未尽之言十分明显,带着一帮子后妃一起听鼓书,总比和她们尬聊有趣吧?

  老太后非常满意出主意的人,甚至努力给沈里分享了一下这个小技巧,算作皇宫主人的一种奇妙传承。

  沈里:“……”差点忘了,未来我还有可能当男后,救命。

  给老太后献策的也不是外人,正是沈里未来的准姑父,阳邑县主。她坐在离众妃有一定距离的僻静之处,今天特意换了身非常英气的男装打扮,谁见了她都乐意多看几眼。这位百变县主,沈里每一次看见她,她好像都和上一次不太一样,险些没让沈里认出。

  阳邑县主在沈里看过来后,就冲他眨了眨眼,然后便非常不客气的坐了过来,十分有效的缓解了沈里除了太后外,不知道该找谁说话的尴尬。

  沈里其实在把信给了太后之后,就有点想走了,毕竟这一院子都是他名义上的……后婆婆。

  氛围真的太奇妙了。

  可他作为太子妃又不能说走就走,否则别人就要多心了。

  幸好还有阳邑县主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说着说着,话题就绕到了阳邑县主今天手上的佩刀上,那是她家里祖传的,从她当公主的曾祖母那一辈传下来的。

  说来也巧,她的曾祖母还曾见过香消玉损的楚国公主。也是因为那一年的楚国驸马案给公主们带来太大的震撼,才让她坚定了自家女儿都要习武的信念,从阳邑县主的郡主祖母到县主母亲,没有一个武力值是低的。阳邑县主虽然没有她上过战场的母亲厉害,但手上的本事也不低,一家都被特许佩刀入宫。

  这把削铁如泥的宝刀上还挂了个玉雕的佛相。

  有娘娘笑着打趣:“男戴观音女戴佛?”

  阳邑公主却摇了摇头,唇角的笑意退都退不下去。

  沈里忽觉不好,但已经晚了,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就听阳邑县主用故作困扰实为炫耀的语气说:“不是,是我对象非要送我的,说我脾气不好,素质太差,逞凶斗狠容易出事,让佛祖来看着我。”

  沈里:“……”你每天对外就这么宣传我姑母,我姑母她知道吗?

  其他娘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觉得有点饱了。

  更腻歪的是,大家一本鼓词都还没有听完呢,一身权贵之气的太子就也来拜见太后了,顺便接太子妃回去吃饭。

  沈里在众人“真是新婚燕尔一刻也不能分开的”打趣目光中,只想和闻时颂同归于尽。

  好好的忠实于你崆峒的人设好不好?!

  年轻的太子进门后,只远远的站着并没有靠近,毕竟这满院子的都是他爹的后妃,还是要避一下嫌的。

  其实一般都是后妃避太子,没有太子避后妃的道理。

  只不过今天不太一样。

  老太后抿唇笑了笑,却也没有阻止,只是让人把她早就想拿给太子的东西递给了太子。然后,就放两个小年轻走了。

  沈里牵着已经被娘娘们亲的一脸生无可恋的滚灯,一人一狗齐齐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而太子却在把玩着手中的信,脸上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沈里等了又等,还是没有等到太子主动说他到底在高深莫测个什么,但沈里从来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当下就抬手戳了戳隔壁的肩膀。

  在太子的挑眉中,问道:“阿婆给你的信里都写了什么啊?”

  闻时颂也没故意吊着他,只是说:“阿婆说谢谢你帮了清河姑妈。”作为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哪怕是病糊涂了的老太后也比大多数人心眼多,他在沈里一脸的错愕中道,“为了报答你,也是她早就在想这么做,她老人家决定给你找个学上。”

  沈里:“?”恩将仇报?

  作者有话要说:

  瞎扯淡小剧场:

  太后:皇后和皇后是不一样的,有些皇后大权在握,有些只是个摆设。我得给里里攒点未来的底气,有自己的手下,自己的权力,你让他上岗之前先学习一下当皇后的技巧。

  太子(一句话总结):太后给你找了个学上。

  沈里:……

  第34章 入主东宫第三十四天:

  沈里不信,沈里决定亲自求证。

  他朝闻时颂伸出了手,要求亲眼看看太后都在信里写了什么。

  闻时颂真的很想问问眼前沈家的小矮子,你到底有没有意识到我才是当朝太子?这就是你和太子说话的态度?

  然后,这位太子殿下就直接把信拍在了沈里单薄的手掌上,隔着一张薄薄的纸,都仿佛能够感受到对面手心的热度。沈里从小到大都给人一种气血好像很旺盛的生机感,不管是性格上还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