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p;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纪楚甚至希望,再来的县令可以比他厉害,甚至可以把他忘记,那就说明大家的日子一直在往上走。

  大雪茫茫,直到纪大人身影彻底离开,聚在城门前的众人才散了。

  还是傅书吏道:“放心,大人还会回来的,不管是年后新县令交接,还是以后棉花的事,他会经常来的。”

  就算大人在州城当官,同样会来看他们。

  不只是安丘沾桥,其他各县,都是大人的百姓,所以不要担心他离开,他一直都在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为整个冬日,纪楚他们都在准备交接的事。

  再加上临近年关,以及他马上升迁,关系比较好的村民,大户,还有魏家镇镇长,甚至连沾桥的大户们,都在频繁登门。

  因为人人都知道,纪大人升迁之后,依旧能管着他们。

  再说跟着纪大人是有好处的。

  各家行事确实不能肆无忌惮,同时却也有相应的好处,比如各家子弟明显上进不少。

  趁着各地发展,他们也从中赚到不少好处。

  当然了,还有欢天喜地送走纪县令的。

  这人管得太多了,而且明显偏向普通百姓。

  他一走,岂不是痛快了?

  这种想法的人再看看纪楚留下的其他官吏,瞬间把心思压下去。

  这些官吏都是纪大人提拔,真要有什么,难道他们还能跑得了?

  以前纪楚还需要略施小计。

  现在升到州城衙门,只要一封文书即可。

  算了算了,还是老实点吧。

  大家也算明白,纪大人愿意接受拜见的原因。

  哪里是真要见他们,是给他们这些人提个醒。

  他纪楚没走!

  是升官了!

  以后管的更宽!

  大家老老实实的,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要有旁的心思,他这人的手腕,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在正月十六,安丘县新县令到的时候,只觉得这安丘县真如传言一般。

  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无比淳朴。

  虽是边关小城,商业却比一般县里还要发达些。

  真是个好地方啊。

  新县令身后跟着两位师爷跟数十仆从。

  师爷念念叨叨:“那纪县令能把安丘县治理成这般模样,必然是厉害的,一会见了必然要以礼相待。”

  还有一师爷道:“没错,听说他出身贫家,也只是个举人,少爷千万不要以进士身份自居,也不要提这回事。”

  新县令认真点头:“放心,我好歹也在翰林院待过一两年,这点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师爷们知道少爷不是这样的人,只是担心罢了。

  他们在家中便是老爷的幕僚,以前还当过少爷的夫子,所以才这般絮絮叨叨。

  这一行人来的路上,纪楚已经接到提前打招呼的文书。

  内容十分客气,就是说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过来,一共多少人,以及对纪县令的敬仰等等。

  也就是提前讲一句,接任的人要来了。

  “朱吉胜,安建三十一年的二甲进士。”纪楚看着打听来的履历,“之后一直在翰林院做修撰。”

  这些信息虽然简单,却能品出不少意思。

  纪楚是安建三十年乡试结束,然后匆匆上任的。

  证明他们其实是同一届乡试,不过纪楚是在老家原化州考的,朱吉胜则是在京城考的。

  当时职位空缺,纪楚这种家里条件不好的,便匆匆上任。

  而新县令则安心备考,甚至等到贪腐之案风波平了,这才被任派出去。

  说明新县令家底不错。

  但又没有格外突出。

  因为安丘县再怎么好,也是边关小县,不算最好的选择,跟真正富庶地方压根没法比。

  不出意外的话,新县令更像是依附大家族的新贵,处在上升期的家族。

  纪楚分析之后,稍稍松口气。

  这样的家族一般教育子弟都比较严格,看来他不用担心新来的人胡乱行事了。

  再想想曲夏州的许知州,想来他也不会允许别人胡乱做事。

  李师爷感慨道:“之前举人还有做县令的希望,如今这几年,又变成进士了。”

  谁让中举中进士的人越来越多,职位却就那几个啊。

  纪楚点头,时也命也。

  纪楚他们这边对举人,进士的态度,并不像新县令他们认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