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837章 《推荐指南》引起轰动

第837章 《推荐指南》引起轰动

br />
  但从烹饪的技法上来说,国内各地烹饪的技法基本是共通的。

  既然在技法上共通,自然鲁菜和本帮菜也是可以共通,和其他的菜系也可以共通。”

  冯正明的这番回答在被播出后,获得很多观众的认可。

  大家也都觉得,烹饪上全国应该没有太大区别。

  之后冯正明又介绍了自己到沪城开店的初衷。

  “我来沪城开店,就是想要让更多人可以了解我们鲁菜,不要被刻板印象给影响了,导致大家总是觉得鲁菜就是黏糊糊黑黢黢的。

  其实鲁菜有很多技法,也不都是黏糊糊、黑黢黢,更不是所有的鲁菜都一定是很咸。

  就像是本帮菜,也并非全都只是齁甜,有很多可以变通的菜品。”

  介绍完自己的店,冯正明才紧接着介绍自己和小师叔黄涛,找到沪城本帮菜老师傅们,还邀请了港城两位美食家一起做沪城餐馆推荐指南。

  “做那个小册子,我们就是希望来到沪城的人,都可以在沪城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沪城学习、工作和旅行的时候,也能收获一份可口的美食。”

  这一番电视台的采访,可以说是再次拔高了冯正明和黄涛在沪城的声望。

  同样他们那本推荐指南,也是逐渐成为了很多人在沪城找餐馆必看的。

  而就在推荐指南的知名度提升不久。

  冯正明和黄涛一起邀请蔡先生、唯靈,和沪城的几位老师傅,专程在电视台和报社的见证下,给推荐指南上被推荐的餐馆,挂上了他们专门定制的牌子。

  在沪城的电视和报纸跟踪报道下。

  当一家一家上了推荐指南的餐馆,被冯正明亲自上门挂牌。

  这些餐馆的老板们全都是激动不已。

  因为其中不少馆子,都是一些街边的小馆子。

  甚至还有家中在老弄堂家属区里的馆子。

  这些小馆子平时都是做做附近一些本地人,或者是租住在附近外地人的生意。

  因为经营这样的小馆子通常不可能聘请什么员工。

  所以大部分的馆子里都是老板自家人干。

  他们辛辛苦苦每天忙碌,自然也没有什么时间去关注什么餐馆推荐指南。

  可能其中一部分人看了电视上的报道,才知道有这样一本小册子,在推荐沪城的一些餐馆。

  只是他们中大部分都没有想到,冯正明会到他们的馆子来给他们挂牌。

  收到了这份挂牌,让这些小馆子老板都不可思议。

  冯正明也微笑对这些小馆子老板表示。

  “这块牌子可不只是对你们手艺的肯定,更多是对你们的督促,如果你们的手艺不好了,让食客投诉说你们偷工减料,明年可能我就要来揭牌了。”

  听到冯正明说,如果馆子经营的不好,菜做的不好了,他还会来揭牌。

  让在场跟踪拍摄的电视和报纸的记者们都惊讶不已。

  同样,本帮菜的几位老师傅,蔡先生和唯靈对这样的做法也都是笑了起来。

  这个做法是冯正明和大家商量后决定的。

  就是要用这块牌子和推荐指南给大家一些压力。

  如果小馆子不能坚守自己的美味,就一定会失去这份挂牌,也会失去他们现在获得的推荐。

  小餐馆老板们,大部分都表示会好好坚守住自己手艺。

  毕竟对这些小馆子的老板来说。

  他们多数本来就是做附近街坊生意的。

  平时手艺要是做的不好,街坊们自然是不会一直吃。

  所以对他们来说,坚守住自己的手艺,不算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在这一番的挂牌结束后,冯正明最后也发出号召。

  “沪城作为我们对外的一个窗口,既然是要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相信应该要有更多的吸收和包容,各方面都需要长足的进步。

  我也想美食也会获得提升,成为可以和海外知名美食之都齐名的美食城市。

  希望各位在沪城做餐饮的同行,无论是厨师还是老板们,都能好好把自家的手艺做好。

  也许明年,我们会去你的店里,也许明年你就能上推荐指南。

  成为我们推荐的,来到沪城必须要吃一顿的餐馆。”

  冯正明对着电视台镜头,当着报社记者的面说出这番话。

  自然是第二天就见了报,而且被沪城电视台当做新闻报道了。

  很快,这件事在沪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推荐指南也迅速被抢购一空,让黄涛需要联系加印。

  而随着新闻和报纸的各种报道,消息也逐渐扩散出去。

  不只是沪城,周边省份也都开始关注。

  再到后来,随着推荐指南开始出现在全国其他地方。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