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周刊,每期三个人物。
一个官员,一个工匠或者农民,还有一个青年才俊。
官员的话,就是把他的生平写出来,好的坏的,都写。
工匠或者农民,就写他们做出的贡献,当然了如果干过坏事儿,也写上。
青年才俊嘛,就搞个类似玄幻仙侠小说里的那种天榜地榜的东西。
但是排名不分先后,只介绍青年才俊。
过早得让他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如果他们能顶住压力,耐得住寂寞,未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如果顶不住压力,或者过早出名就被迷了眼,这种心智不坚定的,废了也就废了。朱吾适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可惜的。
毕竟真等到当了官,面对的诱惑更多。
年轻的时候守不住底线,以后就能守住了吗?
朱吾适见多了年轻时候能守住底线的,真有了权势反而守不住的。
他就没见过那种年轻的时候贪财好色没底线的,真等到当了官之后可以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人。
所以说,对那些能够上报纸的青年才俊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至于信息来源,锦衣卫这个情报部门如今已经渗透进了大明的方方面面。
有朱元璋的财力支持,锦衣卫的情报机构发展得非常迅速。
这一世的锦衣卫,就是单纯的情报机构,没有任何的执法权。
权力过重,不是什么好事儿。
回应天府的路上,朱吾适都在琢磨这些事儿。
等回到应天府的时候,他 已经想得差不多了。
首先就是搞报纸,这个是明面上的事儿。
其次就是促进消费,这个其实是有些难的。
总不能让朱元璋直接在朝堂上说。
“朕知道你们有钱,有些人还非常有钱,但是你们不敢花,其实你们不用怕,放心大胆地花,我不会拿你们怎么样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