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77章 关羽太能吹

第177章 关羽太能吹

  刘昊表示:吴会两郡跟丹阳郡不同。

  两郡在册人口一百二三十万人,其中吴郡七八十万。

  不像丹阳郡,精壮被刘繇给抽走大半,受刘繇败逃影响,全郡上下,士气全无。

  你要对吴郡那样搞,平民以为是来要他们老命的,随便被谁一煽动,就聚集起来,跟你拼命,局面很容易失控。

  吴郡不比丹阳郡,有许多智商爆表的大能存在。

  如顾雍、朱桓、张温、陆家(陆逊此时14岁),张昭张绍此时可能也在江东了。

  如果硬来的话,对己方士卒的生命,对当地百姓来说,都将是一场浩劫。

  硬打下来,即伤和气,又伤士气,还失人心,里子面子全输。

  一向看重利益最大化的刘昊,自然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借力打力。

  这对于大家来说,每个人对这个“以德服人”的理解各不相同。

  在周仓、廖化看来,八成又像当年在冀州借粮一样,以充沛的武德服人吧?

  对于关羽来说,遥想当年就任辽东太守之时,曾深刻领教过他的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当真是滴水不漏,从里子到面子,把辽东彻底整饬成他想要的样子。

  如今又要以德服江东,江东百姓有福了,江东豪强有得苦可吃了。

  孙策:以德服人?若当真能够以德服人,还养那么多精兵何用?

  这安乐王,还是太异想天开了。

  你得先把江东上下暴揍一顿,先把他们给彻底打服,再来跟他们讲仁德,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关键,你以德服人就以德服人呗,还化身成商人,要去找他们谈判?这能管用吗?

  你一个商人,人家能把你放在眼里吗?连理都不会理你。

  这不是在胡闹吗?

  孙策、鲁肃,以及刚刚应召前来的周瑜,心中一万个不服。

  身着布衣,打扮的跟一群护院一样的,跟着刘昊、赵成、许褚、关羽等人,乘坐几条普通的大木船,走在去往吴郡的江面上。

  临出发前,刘昊已经做了全面布置。

  豫章郡当前比较混乱,先放在一旁不去管,重点先剑指后世的天下粮仓,江东两郡。

  命周仓、黄盖沿江巡逻,随时做水路接应。

  廖化、程普留守历阳。

  太史慈屯兵吴郡港,以做第二梯队后援力量。

  张飞统领关羽、许褚的部分兵马,做第一梯队援军。

  其余将领,一共带着五百护卫,扮作商队,携带着从安乐国运来的货物,跟随刘昊一起前往吴县。

  虽然可以走淞江水路,但为了体察当地民情,刘昊特地选择走陆路。

  即使此时的吴郡,还没有经历战火的摧残,属于天下间为数不多的静逸之地。

  但身处汉末这个经济崩溃的当下,民生虽比中原地区好上一些,但也十分凋敝。

  一路所见的平民百姓,几乎难有米下锅,只能以糟糠掺杂少的可怜的碎米,煮熟之后艰难糊口。

  一有清闲,全部聚集在水边捕鱼摸虾,拿来充饥。

  周瑜:“果然不愧渔米之乡,物产丰饶,百姓哪怕无有粮米,也不至于忍饥挨饿。”

  孙策:“是啊,可惜不能一举收归所有,否则,如此丰饶之地,遍地稻田,何愁无有粮草支用。”

  鲁肃:“江东百姓还是太苦了,就应当全部编入建设兵团,拉去辽东垦荒种田,好让江东的田,全部砸在豪强手中,再来跪求安乐国,派建设兵团过来进行复垦。”

  蒋钦:“铁打的田为流水的农户,就算把农户全部征走,中原有无数渴求远离战火的百姓,吴郡仅需投效袁术,便可将九江郡,以及豫州的百姓,源源不断的迁入江东,依我所见,此非根治之法。”

  孙策:“依我所见,就应当挥军直击吴县,将其收归安乐国治下,此时无论是想往外迁民,还是往此地迁民,都变的易如反掌。”

  鲁肃:“伯策岂不见,江东田亩几乎尽归当地望族所掌?”

  周瑜:“所以要先把他们先打服了,再把百姓征走,这时他们的田无人耕种,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把田收归所有。”

  孙策:“公瑾所言,正合某意,所以,当先收复江东,再谈其他。”

  鲁肃、蒋钦、韩当都感觉,好像唯有如此,方能使江东田亩,最大限度的为安乐国所用。

  同时看向关羽。

  “云长以为如何?”

  “如此,岂不使安乐王背负强匪之骂名?”

  几人顿时心中万马奔腾。

  你真当那苟日的安乐王是块好饼呢?嘴上挂着满口的仁义道德,你看看他干的那些破事儿。

  假扮铁面司爷,用假玉玺骗取袁术信任,不但封个征南将军,还给他五千精兵。

  转过头来就用这五千精兵,把我堂堂江东小霸王孙伯符,骗的跟猴一样。

  调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