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红楼:风华首辅> 第53章 先拿林家小姑娘开刀!

第53章 先拿林家小姑娘开刀!

  除了甲骨文之外,本来还有拼音简化和句读符号改进一事,这二者也可以在文坛刷不错的名声。

  只不过嘛,前者现在本就有和拼音类似的东西辅助识字,而且要是直接拿英文字母去套拼音给孩子启蒙,恐怕难免会被有心之人参上一次。

  再者拼音这东西的最大作用就是普及识字率,而且想要取得贡献,非十年之功不可!

  现在百姓吃饭活着都成问题,谁去和你学拼音识字?

  所以,薛虹改进不改进拼音,目前总的来说,意义不大。

  至于句读就更惨了了,因为现在的文人儒生,有不少因为经典句读不同,而产生不同理解意思,导致衍生出了不同学派。

  如果薛虹这会儿把改进后的句读符号搬出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威望不够,很难推行。

  因为你这个句读符号涉及了人家学派的根本利益。威望不够你上午提出来,下午就被口水声淹没了。

  第二,时间不对,不能利益最大化。

  甲骨文、句读、拼音简化这三件功劳依旧是捆绑的,是组合拳式的,也足够把一个文人抬进文庙陪祀。

  要是“恰好”,立下这三件功劳的人,能够满足“立德”、“立言”、“立功”这三不朽,那也就是半步圣人境界的强者!!

  当之无愧的活着的文坛魁首、儒道宗师!!

  哪怕朝堂上打的狗血淋头,裤衩满天飞,可谁敢动这半位圣人一下,那绝对是天地动荡!朝野震动!

  每一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存在,在古代的威望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哪怕皇帝也不敢怠慢半分。当然,掺水的半圣不算,该给皇帝当狗还是当狗。因为文人心里不服你。

  薛虹除了给林如海的书信外,又买了一些棉布、绸缎,吩咐人带到扬州给自己的母亲,并带自己捎个平安。

  忙完这一切的薛虹将毛笔放下,看了看窗外早已攀上了绿意盎然的枝头,喃喃道:“转眼一晃,五月也快过去了吗?

  黛玉在府中闷了这么久……不如等休沐时带她去城外走走。”

  在薛虹看来,黛玉本来就心思玲珑敏感,又没个玩伴,整天闷在家里自然容易胡思乱想。

  老师将看护师妹的重任托付给他,那自然是要尽心的。

  ……

  龙首宫内,自殿试那一日后,太上皇便生出了些许别样的心思。

  我是不是真的老了?可以退位了?

  可是一想到隆庆帝对待国家有功之臣的态度,太上皇便立刻觉得:不行,还是年轻,我不能这么早放权。

  哪怕隆庆帝这么多年,已经证明了他最次也算是一代明君。

  于是为了制衡隆庆帝日益增长的势力,太上皇多次召见义忠亲王以及四大异姓王之首的北静王。

  义忠亲王妃与北静王世子妃本就是出身甄氏的堂姐妹,又是甄老太妃的孙女儿,天然的便是联盟。

  尤其是义忠亲王,他的这个亲王位本就不伦不类,要是没了太上皇,恐怕隆庆帝第一时间就要削去他的爵位,更何况义忠亲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

  义忠亲王府内,年迈的北静王与义忠亲王对坐,率先开口道:“启禀亲王,老朽年岁已大,身子恐怕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所以,我打算过些日子就上个折子,将这王位退了,让于我儿,还望王爷能够扶持一二。”

  一边说着,老北静王做势便要起身行礼。

  义忠亲王连忙阻止:“哎呀!王叔这可万万使不得!!

  先王在世时,王叔便是家父的肱股之臣,亲如兄弟。于情,您是小王的长辈。

  于理,我与溶弟乃是姻亲连襟,自当相互扶持,王叔千万不要这般,简直是折煞小王了。”

  义忠亲王三十多岁温润尔雅的脸上一片感动之色,提到老义忠亲王时,双目中隐隐有泪光滚动。

  北静王这才不再行礼,转而回到座位上。

  “王叔想必也看到了,这么多年来,陛下对待咱们这些勋贵未免有些太过刻薄寡恩。

  若真的束手就擒,恐怕不止是小王,就连几位王叔府上,连同那那几位的府上,恐怕也难以幸免于难。

  如今非是小王存心要争,而是不得不争。”

  义忠亲王停顿片刻,看了一眼北静王的神态,却见其一副乏神之态,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于是义忠亲王继续道。

  “如今吏部、兵部是咱们和皇爷爷最后的底牌,万不可被其夺了去……”

  “唉!王爷,相较于吏部和兵部,京营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啊!

  一但陛下重组京营,京师彻底被陛下掌控,那到时候,吏部、兵部于陛下而言,也是唾手可得啊!

  更何况,江南那边传来的风头,我看有些不对……

  林如海以诏安之名,想要行那二桃杀三士之法,金陵又有忠顺王爷坐镇,调动行营强势镇压。

  恐怕……再过几年,咱们的根基,会被林如海动摇啊!”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义忠亲王还有执着于眼前问题的时候,老北静王却一眼看出了问题的所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