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间谍游戏

  \"东吴使者三日后抵成都。\"

  诸葛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整个议事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我站在文官队列的末尾,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来者何人?\"刘备眉头微蹙。

  \"诸葛瑾,吾之兄长。\"诸葛亮语气平静,但羽扇摇动的频率加快了些许,\"另有中郎将张温随行。\"

  法正轻哼一声:\"名为贺主公得益州,实为探我虚实耳。\"

  \"孝直所言极是。\"刘备捋了捋胡须,\"东吴素来首鼠两端,不可不防。\"

  我低着头,努力回忆这段历史。孙权此时应该已经对刘备占据荆州不满,但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这次使者来访,恐怕是来试探蜀汉实力的。

  \"秦校尉。\"

  听到刘备突然点我的名字,我心头一跳,赶紧出列行礼。

  \"东吴使者至时,你负责展示盐铁改良之效。\"刘备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让他们见识见识我蜀中能人!\"

  \"诺。\"我躬身应下,后背却已经渗出冷汗。这是要把我推到外交前线啊!

  散会后,我正欲离开,诸葛亮却叫住了我:\"秦校尉留步。\"

  待众人散去,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此乃东吴近年冶铁之术,校尉可参详。\"

  我接过竹简,展开一看,上面详细记载了东吴的冶铁技术和产量数据。这分明是机密情报!

  \"军师,这...\"

  \"知己知彼。\"诸葛亮微微一笑,\"校尉改良之术虽佳,然东吴亦有能人。张温其人,博学多才,尤精器械。校尉当有所准备。\"

  我郑重点头。回到官署,我立刻召集工匠们开会,决定展示三项技术:新式高炉冶铁、水力鼓风机和灌钢法。这些都是汉代已有但尚未普及的技术,我加以改良后,效率提升显着。

  接下来的三天,我几乎住在冶铁作坊里,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系统虽然仍不时抽风,但关键时刻还算给力,提供了几项关键参数。

  第三天清晨,我正在检查水力鼓风机的最后调试,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秦先生如此专注,连关某到来都未察觉。\"

  我转身看到关羽站在作坊门口,一身墨绿色锦袍,美髯飘飘,气度非凡。

  \"关将军!\"我慌忙行礼,\"在下失礼了。\"

  关羽摆摆手,走到水力鼓风机前细细查看:\"此物巧妙,借水流之力替代人力,大省民力。\"

  \"将军明鉴。\"我解释道,\"传统皮囊鼓风需壮汉六人轮换,而此物只需一小童看管水流即可。\"

  关羽点点头,突然压低声音:\"先生今晚可有暇?关某有事相商。\"

  我心中疑惑,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关羽满意地捋须离去,留下一室淡淡的沉香气味。

  午时刚过,一队华丽的马车在卫兵护送下驶入成都。东吴使者到了。

  我站在欢迎队列中,远远望见为首的两位使者。年长者约五十岁,面容与诸葛亮有七分相似,但气质更为温和,想必就是诸葛瑾;年轻者三十出头,剑眉星目,举止优雅,应是张温。

  欢迎仪式结束后,刘备在刺史府设宴款待使者。我作为技术官员,席位被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正好可以观察全场。

  酒过三巡,张温突然起身:\"闻蜀中多巧匠,近日改良盐铁之术,温不才,愿一观其妙。\"

  来了!我深吸一口气,看向刘备。刘备会意,笑道:\"巧矣,我蜀中秦校尉正精于此道。秦校尉,可否为贵客演示一番?\"

  我起身行礼:\"敢不从命。\"

  在众人的注视下,我命人抬来一个小型高炉模型和几块铁矿石。随着我的讲解,炉火渐旺,矿石慢慢熔化成铁水。张温看得目不转睛,不时提出问题,我都一一作答。

  \"妙哉!\"张温赞叹道,\"此炉设计精巧,较我东吴之法,省炭三成!\"

  正当我暗自得意时,意外发生了。演示用的水力鼓风机突然卡住,水流虽然仍在冲击轮叶,但内部传动装置似乎出了问题,鼓风效果大减。

  我额头顿时冒出冷汗。这要是搞砸了,丢的可是整个蜀汉的脸!

  张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正要开口,我急中生智:\"此乃故意为之,正欲向张中郎展示故障排除之法。\"

  不等他回应,我迅速拆开鼓风机侧板。系统突然弹出提示:【传动轴偏移,需重新校准】。按照提示,我很快找到问题所在,三下五除二修好了机器。

  \"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维修。\"我故作镇定地解释,\"传统鼓风机一旦故障,往往需全拆重装,费时费力。\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