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二年冬,成都丞相府。
我独自坐在诸葛亮的书房内,面前摊开着他生前最后的手稿。窗外飘着蜀地罕见的大雪,为整个成都披上素缟。丞相去世已三月有余,朝廷追谥\"忠武侯\",举国哀悼。
\"秦将军。\"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我抬头,看到姜维站在门口,一身素服,面容憔悴却仍保持着军人的挺拔。自从五丈原归来,这位诸葛亮的军事继承人便肩负起了蜀汉的军事重担。
\"伯约来了。\"我示意他入座,\"前线情况如何?\"
\"魏军暂时退兵,但来年必再犯。\"姜维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此乃陇西密报,言魏有异动。\"
我接过信,却没有立即查看。这三个月来,我一直在整理诸葛亮的遗物,寻找他所说的\"七年计划\"线索。那枚玉佩中的\"升维计划\"太过深奥,我需要更多指引。
\"伯约可曾听丞相提起过''守望者''一词?\"
姜维眉头微皱:\"似在五丈原听丞相提及,然不解其意。将军何故问此?\"
我犹豫片刻,决定试探:\"丞相临终前,托付我一些...特殊使命。\"
姜维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维只知军事,余者非所能及。\"
他的反应太刻意了。我决定更进一步,从案几下取出诸葛亮的青铜手镯——当然,是空手做动作,手镯其实正戴在我的手腕上,被袖子遮住。
\"丞相留下此物...\"
姜维的目光立刻锁定我的袖子,尽管他看不到手镯:\"将军已受信物?\"
果然知道些什么!我正欲追问,姜维却起身告辞:\"军务在身,容日后再叙。\"
他离开得太过匆忙,几乎像是逃离。我眯起眼睛,这绝非寻常反应。待脚步声远去,我立刻检查他坐过的位置——果然,蒲团下压着一片竹简!
竹简上只有三个字:\"观星台,子时\"
观星台?成都旧城确实有一座废弃的观星台,据说是西汉时所建。姜维这是在暗示我今夜见面?
收起竹简,我继续整理诸葛亮的文书。案几最下层有一个上锁的木匣,之前一直无法打开。今日我再次尝试,鬼使神差地用青铜手镯碰了碰锁孔——
\"咔嗒\"。
锁应声而开!匣中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上书《七曜巡天录》。翻开第一页,我的呼吸为之一窒:
\"守望者培养计划:自建兴十二年至十九年,七位关键人物须依次引导入道。首,姜维...\"
后面列出了一系列时间节点和地点,精确到每个月的特定日子。这分明是诸葛亮留下的七年培养计划!
继续翻阅,后面详细记录了每位\"关键人物\"的特质和引导方法。姜维篇写道:
\"伯约性刚志坚,然缺变通。须于建兴十三年春分日,引至锦屏山古观星台,授以''璇玑玉衡''之法...\"
我越看越心惊。诸葛亮不仅安排了军事接班人,更在秘密培养一个跨越时空的组织!而根据计划,第一个就是姜维,时间就在三个月后。
册子最后一页是一幅星图,标注着七个光点,形状与我在静时亭地下见过的相似,但更加精细。每个光点旁都注有名字:姜维、董厥、诸葛瞻...最后一个赫然是\"秦泽\"!
我的名字?在七年计划的最后?
正当我困惑之际,手腕上的青铜手镯突然发热。同时,案几上的核电池也开始发光。两者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
我下意识将手镯靠近核电池。一道耀眼的蓝光爆发,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全新的星图——比册子上的复杂百倍!七个主要光点之间有无数的连线,形成一个立体网络。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光点并非固定,而是沿着预定轨道移动,如同真正的星辰!
\"这是...未来七年的星象变化?\"
手镯越来越烫,我不得不将它取下放在核电池旁边。两者接触的瞬间,星图再次变化,显示出七个主要光点的具体位置——它们分散在蜀汉各地,甚至有一个在魏国境内!
\"七位关键人物...\"
我仔细辨认,发现姜维对应的光点正在成都附近移动,与另外六个小光点保持联系。这些小光点是谁?其他守望者候选人?
星图突然闪烁,姜维的光点变成了红色,旁边浮现出一段文字:
\"建兴十三年春分,锦屏山古观星台。关键节点,不可延误。\"
这与册子上的记载一致。但星图提供了更多细节:姜维必须在特定星象下接受引导,否则\"资质不全,难承大任\"。
收起核电池和手镯,星图随之消失。我陷入沉思:诸葛亮要我在这七年内,按照计划培养新一代守望者。而七年后,我必须回到2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