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殿试

  宁绝走上前去,一群人看向他,少年容貌出众,一身栗色便装,上好的衣料裁式简单,身上没有一丝装饰,头上甚至没束冠,只用一条齐腰的朱红色发带紧紧缚住。

  “这是谁?”

  “看着眼生,不曾见过。”

  “看他衣着不凡,是哪家的公子吧?”

  “有人知道他是谁吗?上次的青云宴好像没见过。”

  ……

  面对一众疑惑惊叹,宁绝不急不急揖手,道:“在下宁绝,见过诸位。”

  “宁绝?”

  “一甲那个宁绝?”

  “好年轻啊。”

  “难怪没见过,青云宴上,一甲两位同砚都来了,唯独那个叫宁绝的没到。”

  “原来就是他啊。”

  所谓青云宴,是通过会试的举人们,自发组织的宴会,其中邀请的皆为同期高中的三甲贡士。

  当然,宁绝并不知道这些,没人跟他说过,他人在皇子府,消息传不进来,谁都找不到他,自然也无法邀请。

  “原来是宁公子。”人群里,一个蓝衣少年上前,笑着揖了揖手:“在下陆亦泽,幸会。”

  与他同排一甲的陆亦泽。

  宁绝回礼:“陆公子好。”

  两人对视,又有一人走过来,看模样生的人高马大,语气也很自来熟:“苏屿,靖州举人。”

  另一个一甲其一,宁绝颔首:“苏公子,幸会。”

  苏屿笑了笑,陆亦泽又道:“宁公子可是京都人士?”

  宁绝摇头:“宁某来自鄞州。”

  鄞州路远,来参加科考的不足二十人,而高中者,只有宁绝。

  “鄞州傍海,人杰地灵,难怪养出宁公子这般风华人物。”苏屿语气很熟络。

  他们这一群人里,单看相貌,宁绝是最年轻稚嫩的,因此,许多人都对他抱有探究和好奇的心思,各种各样的眼神不停在他身上流转。

  “苏公子谬赞了,靖州才是钟灵毓秀之地,古来豪杰辈出,靖州独占一半。”宁绝平静寒暄,完全无视了周围的眼神。

  “哈哈。”

  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家乡呢,苏屿大笑两声,带着独有的豪迈:“宁公子真是个妙人,不知苏某是否有幸,与你交个朋友?”

  “在下之幸。”

  宁绝浅笑着,苏屿一双眼弯成了月牙,一南一北各不相同的两个人,今日一见如故,至此开始书写属于他们的故事。

  宁绝慢热冷静,苏屿热情善言,而陆亦泽则温润如玉,性格迥异的三人,有着相同的书生气,聊着聊着,就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一个时辰后,一个中年太监碎步快行至午门前,尖细府声音高呼:“陛下有旨,宣三甲贡士觐见。”

  一时间,几十人鸦雀无声,匆匆上前,以陆亦泽、苏屿、宁绝为主,分作三列,齐齐揖手行礼:“学生遵旨。”

  太监微微点头,转身带路,众人跟在身后,一个个收敛神色,无一人四处张望。

  宫门威严,高大巍峨,跨过三门,行至太和殿,太监停下脚步,身后几十人也纷纷驻足。

  等候片刻,一群大臣从太和殿走出,他们与贡士隔着两丈距离,目光一扫而过,在一群人当中,宁绝也看到了一身绯色官服、神情十分凝重的宁辽。

  大约是宁绝站的位置太显眼,宁辽也是一眼就看到了他,父子对视,宁辽眼神复杂,而宁绝呢,匆匆一瞥就转过了头。

  “宣,众贡士觐见。”

  太和殿内,一声高呼传入耳畔。

  陆、苏、宁三人齐齐跨上踏道,太和殿里,除了启安帝,还有太傅、太尉和六部九卿站在两侧。

  七十多人齐齐上前,俯身,下跪,行礼:“学生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平身。”年仅四十八的启安帝,身体康健,声音也十分浑厚。

  “谢陛下。”

  众人起身,启安帝又道:“大晟崇文,诸位皆为肱骨之士,今日一策,问:治国之政,何以修身齐家?”

  启安帝话落,无数宫女太监自门外涌入,一排排桌椅案几整齐摆放在众人面前,笔墨纸砚奉上,参试人落座,在一众大臣注视下,开始答题。

  看着面前上好的宣纸,宁绝手执羊毫,拂袖写下:修身于心,齐家于行,治国之道在于民,民富国安,则家齐育德……

  洋洋洒洒一篇大论,七十余张策卷交上时,已经过去两个时辰。

  策卷先由启安帝过目,纸张太多,他并没有一一细看,一目十行,粗略扫过,只留下最出色的几篇。

  而后,便是太傅和太尉审查,逐一看过后,策卷又落到六部九卿手里,试者静坐一旁,满心忐忑等待上位者们的宣读。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启安帝询问:“众卿,如何?”

  太傅手里端着几张策卷,上前递上:“陛下,本轮贡士各有千秋,依臣等愚见,宁、陆二人为最佳。”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