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将军,你也不想把税提高到八公一民吧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将军,你也不想把税提高到八公一民吧

换四两白银的货物,转手还有利润,这样一来,不用提高税率就可以支付战争赔款了,不用丧失自己统治的基本盘,这听起来无比的美妙。

  “世间安有两全法?你说的看起来两全其美,但最大的问题,什么是俘虏呢?以往杀良冒功屡禁不绝,现在劫掠农户就可以获得俘虏了,毕竟相比较战胜敌人,还是劫掠农户来的简单。”织田信长面色冷厉的说道。

  什么狗屁的两全法,只要俘虏和人头一样的值钱了,那杀良冒功劫掠农户就会极为普遍。

  “你看你看,我都给你把台阶和理由找好了,你非要把真相说出来,我就是一个商人,我又不是倭国的幕府将军,我管倭奴哪里来的?你给我倭奴,我给你货物,就是如此的简单的以物易物而已。”刘长山两手一摊,他就是给织田信长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罢了。

  他一个商人,难道还要去分辨一下,这些倭奴都是什么来路?反正到了元绪群岛的种植园,皮鞭甩起来,都是牲口。

  把人阉了,就没有多少世俗的欲望了,就会安安稳稳的干活到死。

  “除了人口,你就没有别的想要的东西吗?”织田信长沉默了许久,诚然,刘长山也知道自己在放屁,就是给织田信长找台阶下罢了,织田信长非要自己说破,反而是自己扯了自己一巴掌。

  要真的有办法,织田信长也不会见刘长山了。

  “除了倭奴,倭国还有值得我们图谋的吗?”刘长山反问了一句。

  刘长山笑着说道:“对了,吕宋那边开了一个大型的硫磺矿,就在棉兰老岛,那是一片火山,距离棉兰老岛的达沃城就只有八十里,国姓爷已经派遣了邓子龙带领牙兵、陈成毅带了矿工前往,你知道的,有的时候矿工是极为优秀的兵源。”

  “倭国除了白银之外的特产,硫磺,我们也可以从吕宋购买。”

  达沃那边的矿山是一片活火山,仍在活跃着的火山,这就造成了附近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人捡到了一块巨大的狗头金,引发了人们前往火山的热忱,最终大明在达沃找到了银矿和硫磺的矿苗,并且找到了大龙。

  开发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矿产真的会引来明军。

  “真的是个不幸的消息呢。”刘长山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刘长山的表情戏谑,语气轻浮,说的话更是气人,但就是如此,织田信长也无法奈何刘长山,因为的确需要货物来换取白银。

  “我知道我知道,将军是个好面子的人,这种恶事,怎么能让将军来做呢?将军手下那么多的将领,我去找他们做就是了,这样一来,就成全了将军的美名,将军也得到了货物。”刘长山又给织田信长找了个台阶。

  再苦一苦穷民苦力,骂名由家臣来担,好处他织田信长来收。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不用了。”织田信长仍然给了台阶不肯下,他宁愿挨骂也不会把这件事交给手下的家臣,自从上次刺杀事情之后,织田信长就清楚的知道,只要稍微放松约束,包括面前这位黑田孝高的官兵卫,也会背叛。

  倭国存在着极为普遍的下克上、层层架空的政治风气,征夷大将军架空天皇、三管领架空将军,家督架空管领,织田信长如果想活着,就只能事必躬亲。

  “凭什么大明皇帝的运气这么好,有一个张居正就算了,还有一个戚继光!得其一可得天下,皇帝还得了两个!”织田信长这话肉眼可见的怨气。

  大明水师在大阪湾登陆了,军纪严肃,军容整齐,甚至没有踩踏田里的秧苗!传闻的再可怕,都不如亲眼看一眼来的绝望。

  大明水师练兵之法,就是戚继光那两本练兵的兵书,大明印的四处都是,织田信长也看过,大明京营,他也想要,别说十万京营了,他织田信长有一万这样的富有武士精神的武士,横扫倭国所有战国大名,就跟玩一样,甚至不需要大明京营那样的火器。

  强的从来都是人,而不是武器。

  “就是,就是!凭什么皇帝老运气这么好,有一个张居正就够让人咬牙切齿了,还有个戚继光,简直是没有天理!”刘长山说到这个情绪就十分的激动!

  安土重迁的势要豪右为何要逃?为何不造反?打不过,京营在,造反等于找死,就是基本共识,但凡是亲眼见过春秋大阅,都说不出造反这种逆天的话来。

  摄也好,相也罢,张居正到底是宰相还是摄政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居正没篡位,并且还政了。

  一个张居正还能说特殊,还有个贵为奉国公世袭公爵的戚继光,重塑军魂这四个字,不是闹着玩的。

  吵不赢,打不过,只能骂两句了。

  “大明皇帝乳臭未干,二十多岁的孩子一个,凭什么如此耀武扬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所欲为!说杀人就杀人,说族诛就族诛,还弄个解刳院把人送进去千刀万剐!不就是狐假虎威,借着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威风吗!没了张居正和戚继光,他大明皇帝算什么,敢如此苛责万民!”刘长山愤怒无比。

  但这种愤怒,更像是无能狂怒,因为逃出大明的丧家之犬,是他们这些势要豪右。

  “现在还有个李如松,织田市从京堂传来了消息,说是那个李如松,深受皇帝器重,而且战绩辉煌,宁远侯的爵位,有一半都是李如松打下来的。”

  “全楚会馆还有个文武双全的熊廷弼,和皇帝是同门师兄弟,听说皇帝对熊廷弼极好,每次去全楚会馆都带点东西,言必称熊大,已经去了绥远,刚到绥远就带着绥远军兵开始剿匪了,十六岁,三箭定阴山。”黑田孝高提醒织田信长,大明还有个少壮派李如松,还有个少少壮派熊廷弼。

  “三箭定阴山?!”刘长山呆滞的说道:“谁?熊廷弼是谁?”

  黑田孝高讲了下这个事情的始末。

  熊廷弼三箭定阴山已经成为了河套广为流传的故事。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