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怪不得沈祖母着急。

  用了晚食,时候不早了,沈家老两口留渔娘住下,渔娘自然不会推辞,住一日还是可以的,不过明日晚上她要回客栈,后日一早要出发去宁夏卫。

  渔娘笑道:“惠敏郡主一心念着去草原跑马,若不是跟我们一起出来的任二娘子身子不舒坦,我们也不会在太原府留两日。”

  想到跟渔娘一起出来的还有郡主,沈从鸣不好留她,只说:“宁夏卫那边虽然有军队驻守,到底不太平,你们几个姑娘家玩归玩,别越过边境。”

  “您别担心,我们知道的。”

  渔娘提起今日在街上看到许多外邦商人:“咱们跟北边鞑靼通商还没断吧。”

  “没断,边境上小打小闹没停过,也没影响通商。不过大多是外邦商人来咱们这儿交易,咱们这边的商人出去的少。”

  太原府离边境不远,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沈从鸣虽来太原府不久,经手的事情多了,也知道一些门道。

  他道:“前朝时太原府的商人出去闯荡的多,到了如今大晋朝,有胆子外出经商的都跟四公六侯关系深厚。”

  当今皇上重视边疆,尤其是北境屯兵占了大晋朝总兵力的一半。若是上头没关系,商户都出不了国门。

  沈从鸣压低声音道:“我听说二皇子的母族郑家想掺和北边的生意,没成。”

  “怎么没成?郑家好歹也出了个贵妃,还有个皇子。”沈重光不解。

  沈从鸣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皇子多着了,当不了皇帝的皇子,那些手里掌兵的可不会买账。”

  渔娘突然想起那年郑家人去叙州府压价收粮,打的就是为了边境百姓的幌子,或许他们不是为了边疆百姓,是为了跟守边的将领打好关系吧。

  可是,没成!

  大皇子没有病逝,郑家甚至不敢明着得罪当朝首辅的弟子田知府,郑家四房的儿子郑昂还得亲自去叙州府赔罪。

  渔娘道:“四公六侯中,除了咱们的当朝首辅姚国公,镶国侯陈方进之外,其他八个都是军功封爵。这八个军功封爵的人都只忠心皇上,其中平北侯陆家,还是三皇子的外家。就算是冲着陆家的面子,驻守边境的将军们都不会搭理郑家人。”

  沈重光震惊,渔娘竟知道这么多?

  渔娘微微一笑:“沈大哥若是在京城住个一两年,你也会知道的。”

  沈重光忙摇头,他不知道,他上哪儿知道去?他连人家的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

  沈从鸣看着孙子暗中叹气,他年轻时过得太苦,有了孙子后把自己关爱都放在几个孙子身上,没想到把他们一个个培养成如今的模样,也不知道好是不好。

  这么大人了,心计甚至比不上渔娘一个小娘子,唉。

  想来想去只会徒增烦忧,沈从鸣也不想了,他欣赏地看着渔娘,他这一辈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庇护梅家一家子,给儿孙结下这份善缘。

  渔娘要留宿沈家,□□郡主那儿自然是知道的,隔日下午□□郡主来沈家接渔娘。

  □□郡主来的时候渔娘正在煮老鹰茶,这个茶很费工夫,渔娘请□□郡主坐一坐再走。

  家中来了贵客,沈家三代婆媳自然要来拜见。

  茶煮好了,坐下品茶时自然要说点闲话打发时辰。郡主这么尊贵的人来家中,沈家婆媳原不敢随意开口,但是有渔娘递话,沈家婆媳也敢说话了。

  □□郡主因渔娘之故,也不在沈家摆架子甩脸色,她肯接话,气氛就越发和谐了。

  渔娘提起沈重光读书的事,□□郡主说:“府学若是不好,他是举人,沈大人又是官身,沈重光进太学读书也可。”

  “你忘了,需五品官员家的子孙才能进太学。”渔娘提醒道。

  □□郡主笑道:“他只是进去读书罢了,弄个附生的身份也能进去,只是不能住学舍罢了。”

  渔娘顿时明了,□□郡主这是愿意给她搭桥走后门。

  渔娘给□□郡主使了个眼色:“帮个忙?”

  “小意思。”

  渔娘扭头问沈家祖母:“沈大哥可愿意……”

  沈家祖母毫不犹豫:“他敢不去!”

  渔娘顿时笑了:“当年我祖父给我师父在京城买了一套一进小院子,我师父师娘又陪嫁给了我。那套院子我是不肯赁给外人住的,所以那院子一直空着,沈大哥若是愿意进京读书,不如就叫沈大哥住那儿吧。”

  “那小宅子跟我家近,沈大哥若是住过去,一来呢,沈大哥有事来我家也便宜。二来呢,文嘉的先生住在我家,沈大哥也可以常来请教。”

  “等到会试的年份,文嘉的同窗好友来京赶考,也会留他们住那边,到时候沈大哥也能多个人交流学识。”

  沈家祖母感动得泪眼婆娑:“好孩子,把事情都想全了,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举手之劳的事,当年您和沈祖父庇佑我们一家,我们可没这么着呀。”渔娘拿帕子给她老人家按按眼角。

  沈家祖母大笑:“好,我们沈家就厚脸皮了,受了你和郡主娘娘的大恩大德。”

  □□郡主肯帮沈家,看的是渔娘的面子,沈家人都明白的。

  略坐了坐,差不多要走了,渔娘就跟□□郡主一块儿告辞了。

  回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