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提拔张叔夜

  张叔夜是官宦世家出身。

  他的曾祖父张耆,历任河阳、泰宁和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担任昭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被封徐国公,以太子太师的身份致仕。

  祖辈显赫,代代为官。

  出身这样的家族,张叔夜没有变成膏梁纨绔,反而读书习武。

  年轻的时候,张叔夜就喜欢兵法韬略。

  出仕后,张叔夜先在地方担任知县,后入朝为官,担任礼宾副使、通事舍人。

  朝堂历练后,张叔夜外放为官,历任舒州、海州和泰州的知州。

  随后再调入朝廷,担任库部员外郎,又转任开封少尹、尚书左司郎中、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和礼部侍郎。

  最后,又外放为济南知府、青州知州兼安抚使,剿灭了宋江的叛乱。

  这是个既有地方的治理经验,又深谙朝廷中枢运作的老官场。

  除此外,张叔夜更懂得军事。

  张叔夜去邓州任职,是之前完颜宗望带着金国的军队退走,张叔夜觉得机会来了,建议朝廷派遣一支骑兵,去截断完颜宗望退路,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建议被否了。

  朝廷的投降派不喜张叔夜,更是调张叔夜去邓州任知州。

  这是个能出将入相的人,文武双全。

  不仅如此,张叔夜曾斗过蔡京,不屈服蔡京的权势。他的官场斗争经验,以及军略远谋,都超过了李纲。

  唯独,张叔夜没有李纲纯粹,也没有李纲在清流中的威望。

  这样的人,应该大用。

  赵桓心中有想法,打算让张叔夜先执掌开封府,肃清开封府的乱局,未来再进入政事堂,一步步的取代投降派。

  赵桓做事,有足够的耐心。

  一口气废掉投降派的人,虽然能办到,隐患却太大。操之过急,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事缓则圆,一步步推进才最合适。

  赵桓吩咐道:“宣张叔夜。”

  “宣张叔夜觐见。”

  周瑾安排下去,没过多久,六十岁出头的张叔夜大步进入垂拱殿。

  他身材高大,虽然是文官,却生了一副文官武相。尤其是一双眸子锐利深邃,仿佛能看透世情。

  历史上东京城破,宋钦宗要出城去金人的营地,张叔夜极力劝谏,却没能阻止。

  二帝北狩,张叔夜也被押解着去金国。

  他不愿意屈服,选择了自尽殉国。

  原本朝廷主和,张叔夜心中也难受。刚到东京,得知皇帝处死了李邦彦和张邦昌,决心要主战,张叔夜也欢喜。

  恰是如此,他才专门面圣,要陈述抗金的策略。

  张叔夜站定后,行礼道:“臣张叔夜,拜见官家。”

  赵桓吩咐道:“赐座!”

  周瑾搬来凳子,张叔夜道谢后半边屁股坐下,心中更是无比的欢喜。

  官家礼贤下士!

  这是明君迹象!

  赵桓问道:“张卿入宫,有什么事?”

  张叔夜回答道:“臣听说官家想和金人死战,专程来陈述抗金的策略。”

  赵桓道:“张卿有什么建议?”

  张叔夜回答道:“要抗击金人,首要是对内的治理。官家应当进一步肃清投降派,不能再左右摇摆,要旗帜鲜明的抗金。”

  赵桓点头道:“这是自然!”

  张叔夜继续道:“第二,太原府的防御很关键,如今到了决战时刻。请官家赶紧安排人,去主持太原府的战事。”

  “第三,河东路不能放弃,必须加强防御。”

  “宗泽的威望高,目前坐镇磁州。臣建议通知宗泽,让他全权负责河东路的抵抗。”

  “一旦情况不妙,让宗泽撤回黄河驻守,借助天险阻击。”

  一番洋洋洒洒的话后,张叔夜正色道:“趁着金人没有立刻南下,官家整顿内部,以及解决太上皇的危机。否则有太上皇掣肘,官家难以伸张大志。”

  赵桓神色更是赞许。

  不愧是老谋深算的张叔夜,简单一番话,说清楚了目前的局势。

  大宋不仅是内忧外患,还有躲在南方的太上皇赵佶。

  都要解决才行。

  不解决,他的合法性随时会被推翻。

  赵桓直接道:“张卿的话,说到了朕的心里。”

  “朕处死了投降派的张邦昌和李邦彦,推动了李纲拜相,正在肃清内部的问题。”

  “西路军的太原府,朕安排了种师道去,授权他先斩后奏。”

  “河东路的准备不多,朕会通知宗泽,让他担起河东路的大局。”

  赵桓身体微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